柳开《代王昭君谢汉帝疏》原文|注释|赏析

柳开《代王昭君谢汉帝疏》原文|注释|赏析

臣妾奉诏出妻单于,众谓臣妾有怨愤之心,是不知臣妾之意也。臣妾今因行,敢谢陛下以言,用明臣妾之心无怨愤也。

夫自古妇人,虽有贤异之才,奇畯之能,皆受制于男子之下,妇人抑挫至死,亦罔敢雪于心; 况幽闭殿廷,备职禁苑,悲伤自负,生平不意者哉! 臣妾少奉明选,得列嫔御; 虽年华代谢(11),芳时(12)易失,未尝敢尤怨于天人; 纵绝幸(13)于明主,虚老于深宫,臣妾知命之如是也。不期(14)国家以戎虏未庭(15),干戈尚炽,胡马南牧(16),圣君北忧,虑烦师征(17),用竭民力; 征(18)前帝之事,兴和亲之策,出臣妾于掖垣(19),妻匈奴于沙漠,斯乃国家深思远谋,简劳省费之大计也。臣妾安敢不行矣。况臣妾一妇人,不能违陛下之命也。

今所以谢陛下者,以安国家,定社稷(20),息兵戈(21),静边戍,是大臣之事也。食陛下之重禄,居陛下之崇位者,曰相,宜为陛下谋之; 曰将,宜为陛下伐之。今用臣妾以和于戎(22),朝廷息轸顾(23)之忧,疆埸(24)无侵渔(25)之患,尽系于臣妾也。是大臣之事,一旦之功(26),移于臣妾之身矣。臣妾始以幽闭为心,宠幸是望(27),今反有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戈,静边戍之名,垂(28)于万代,是臣妾何有于怨愤也。愿陛下宫闱(29)中复有如妾者,臣妾身死之后,用妻于单于,则国安危之事,复何足虑于陛下之心乎!

陛下以此安危系于臣妾一妇人,臣妾敢(30)无辞以谢陛下也!

(《河东先生集》)

注释 ①臣妾——王昭君自称。②出妻单于——出嫁给匈奴君主。③

行——动身前往匈奴。④陛下——此处指汉帝。⑤奇畯(jun)——畯同俊,特出。⑥罔敢雪于心——不敢倾吐心事。⑦备职禁苑——在宫廷充当宫人。⑧自负——无处诉说,压抑于自心。⑨不意——意想不到,没有想到。⑩嫔御——宫中妃妾。(11)代谢——消逝。(12)芳时——青春。(13)绝幸——始终不受宠幸。(14)不期——没想到。(15)未庭——尚未臣服。(16)南牧——向南侵犯。(17)虑烦师征——恐怕出兵征讨。此处“征”,征讨、征伐。(18)征——依照。(19)掖垣——此处指宫廷。(20)社稷——国家。(21)兵戈——战争。(22)戎——古时中原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23)轸顾——深切的挂念。(24)疆埸(yi)——边疆。(25)侵渔——侵扰掠夺。(26)一旦之功——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意,指战胜敌人的功劳。(27)幽闭为心,宠幸是望——一心只想深居宫廷,盼望得到皇帝宠幸。(28)垂——流布。(29)宫闱——宫廷。(30)敢——怎敢,岂敢。

赏析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是杂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代王昭君谢汉帝疏》就非常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手法。

从字面上看,作者代拟这封奏疏,是为了表明王昭君对“奉诏出妻单于”不仅没有怨愤,还充满了感激之情。在文章的第一层,作者写了王昭君的身分:作为自古“受制于男子之下”的妇人,作为“悲伤自负,生平不意”的嫔御,如今可以为国家效力,使国家简劳省费、解除忧虑,这还有什么怨愤呢?但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却是,王昭君虽然不再是一般受抑挫的妇女和幽闭殿廷的嫔御,其“受制” 、“不意”的命运却是无法摆脱的,“罔敢”、“未尝敢”、“安敢”这些话就说明了她不是无怨愤,而是有着幽深的怨愤。在文章的第二层,作者写了王昭君向汉帝表示谢意的原因: 本来应由将相们负责的“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戈,静边戍”的大事,如今尽系于王昭君一人身上,使其美名流传万代,这还不值得感谢吗?而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一个命运不能自主的弱女子被迫作出牺牲,恰恰证明了居崇位、食重禄的将相的无能和卑劣,他们不过是尸位素餐。“敢无辞以谢陛下”,正是对他们的尖锐讥刺。

王昭君是西汉时人,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事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柳开为什么要在将近千年之后代写这么一篇奏疏呢?这就要联系柳开所处的时代背景。宋代开国之初,北方边地时有战争发生,柳开曾于河南上蔡“率民馈粮从军”,并上书宋太宗,请求“于河北用兵之地,赐臣步骑数千,令臣统帅行伍” ,后来在宁边军(今河北博野)任上,率兵与辽军对抗,并亲自组织策反,以图收复幽州,不意成功在即,却被罢官改任。此后由于朝中主和派的作梗,屈辱忍让便成了宋对辽的基本国策。柳开对此痛心疾首,但又毫无办法,于是就借千年古人王昭君之口,进行抨击,隐晦曲折地表示自己的不满。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奏疏,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代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