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采菱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刘禹锡《采菱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唐]刘禹锡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采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绿岸扣舷归。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采菱行》属《乐府·清商曲辞·江南弄》,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水乡采菱女的劳动生活和对爱情的追求等。刘禹锡的这首诗是仿乐府旧题之作。

前八句作者以流动的笔法,轻快的旋律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水乡采菱图。“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采鸾翔。”诗一开首就向人们展示了有静、有动,动静相生的画面,只见秋阳朗照,湖平如镜,弥盖湖面的紫菱在秋日照射下发出如锦绣似的闪光,一叶叶菱船如鸾凤遨翔似地出没其间。这里,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用绚丽的色彩勾勒了画面,使之一览之下,便觉美不胜收。接下二句“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就入题直咏采菱的场景。这两句中上句的一个“满”字用得好,说明了这里所咏是群采场面,这是直叙。下一句则是用侧面烘托的笔法,来写菱女采菱时的专注。其中的“顾”也用的十分巧妙,不“顾”,是在言菱女的专心采菱, 目无旁鹜,但这是由因贪看菱女采菱而驻马凝观的“马上郎”的视觉中道出,兴味无穷,它不仅更突出了菱女的专心,而且以“马上郎”丰富了画面,使画面更热烈、更富情趣了。紧接着的下面四句则似摇转的影视镜头,焦点片刻不离湖中菱女。只见她们“争多逐胜纷相向”,展开了劳动竞赛。这里充满了少女的情韵,她们“争多逐胜”各不相让,又忙里偷闲,时不时地有人把采来的又大又鲜的嫩菱放入伙伴口中。这两句描绘写尽了菱女的好强而又娇憨毕露的情态。“向”通飨,犒赏也。一片菱采完了,菱女们又“时转兰桡破轻浪”,轻巧地划动菱船,转向更丰的菱区。这个“时转”,作偶而一转解,它既说明了菱的丰厚,不须频频移船,又标示出菱船参差于片片菱区之间,使整个采菱场面呈现出各种的交叉组合,极富生态。 “兰桡”指浆,用兰桡字样也是为了增添美感。下面的两句“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则从菱女采菱时给人的视觉印象落笔,只见那菱女们长长的发鬟,薄薄的衣袂,时上时下,时时飘动,她们头上所戴的钗子,腕上着的钏儿投入水中的影子也随着水波荡漾,时整时碎,时幻时真。这里作者是在描绘菱女采菱时的繁忙动作,可偏又不直接描述,尽以旁观者斑烂陆离的感受着笔。这一侧面描写,更烘托了场景,丰富了诗意。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绿岸扣舷归。”“哇咬”,指繁杂细小的声音。菱女在丰盛的菱实前专心采摘,“争多逐胜”无暇他顾。这时菱船已满载,才略一欠伸久倾的身躯,却惊奇地发现日已西斜,暮霭渐拢了,于是相互提醒应该归去。紧张的神经一经松驰,少女的本色大张,一时欢声笑语四起。大家杂乱地扣着船舷,向邻舟发出归去的信号,于是先后向蓼花拂动、绿色盎然的岸边划来。作者用这一写法来转换场景,十分自然,并以夕晖、暮霭,蓼白岸绿又构出了一幅菱女晚归图。

诗至此,该收笔了吧,不,作者似在放映影片似地又拉开了另一舞台。“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只见满载丰收菱实的菱女由湖中归来并不直接归家,又都把船儿顺水划到“市桥”一带来了。船一拢岸,不及扫拂遍身萍叶的菱女,用野蔓代替绳索把菱船系在市桥围遭,随即便把刚采来的鲜菱卸下船来向人们兜售起来。这里正是极理想的市场,“家家竹楼临广。”人烟辐凑,市场宽大,来往方便。“下有连樯多估客”,又下临江河,帆樯如林,商旅众多。“携觞荐芰夜经过”,好一派繁忙的夜市景色,居民商旅手携酒器沽酒,川流不断,菱女们也趁此向他们推荐兜售着菱实。“芰”,两角曰菱,四角曰芰。“醉踏大堤相应歌”,夜市末了,饱啖了鲜菱,满饮过美酒的人们却又纷纷踏上大堤,放声纵歌,售完菱芰的菱女,带着收获的喜悦,也应声与之唱和,一时“市桥”左右歌声此起彼落,人们都沉浸于欢乐之中。诗人以这一充满水乡情趣的夜景写照,结束了对“采菱”活动的描述。

描述确需结束,但亲睹这一充满水乡生活情趣的“采菱”全景的作者却心潮难平。“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写的正是作者此时此境的感受。作者随着菱女的脚踪,由菱湖来到了“市桥”,来到了“大堤”,只见大堤一侧屈原祠堂巍巍耸立,堤下滔滔沅江奔腾不息,激起阵阵寒波,秋月与寒波织成了一幅迷漫的图案。这时耳畔又响起了相互应和的歌声,“一曲南音此地闻”,歌声勾起了思绪,就一时浮想连翩,难以自已了。由眼中的“屈平祠”想到了大诗人屈原的遭遇,从而引发了自己的与屈原相似的被放逐的身世之叹,又进而联想到屈原“居沅湘间,……乃为作《九歌》。”(《竹枝词序》),今日所见所闻,也连类引发激起了自己的创作热情,顿生“武陵俗嗜芰菱,岁秋矣,有女郎盛游于马湖,薄言采之,归以御客。古有《采菱曲》,罕传其词,故赋之,以俟采诗者”(《刘宾客全集》卷廿六自注)之思。由“俟采诗者”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天子”所居的长安,而“长安”与自己今日所处之地有“北望三千里”之遥,不能不叫人感慨系之了。结尾四句正是道出了作者此时此地的复杂思想过程,极为精炼、概括。结句“长安北望三千里”更表露了作者更为复杂的心声,有“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担忧国家命运之念,有“西望长安不见家”的乡园之思。(作者洛阳人,洛阳与长安均在武陵北,又相距不远。再者洛阳为唐东都,“长安”也可作洛阳的代指。)更有愿朝廷能象古代一样派官“采风”,以了解民风民俗的企盼。而这些复杂的内涵,我们非熟知刘禹锡的身世、为人而不可解。这就告诉了我们,想比较正确的理解一个作品,万不可忽视了对作家本人的了解。

这首诗清新爽朗,节奏响亮和谐。诗有叙有抒,叙述描写绘声绘色,抒情入情入理。诗中素描、夸饰、烘托、侧写等多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意趣尽出,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诗中场景虽几经变换,但衔接自然,流转自如,足见结构安排之精美。诗颇具民歌特色,又较民歌华美、细腻,应该说在同类乐府作品中是一篇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