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清]查慎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为作者自制的乐府诗题。康熙二十一年(1682 ),诗人从贵州回浙江,途经洞庭,时逢中秋,湖光山色,一览无余,作者深为大自然的妩媚秀丽而震惊,有感而作此诗。

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吟诗作赋,言志抒怀。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见《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见《登岳阳楼》)都为洞庭增光添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使洞庭湖水遐迩闻名。有谁不想来洞庭湖?来到洞庭,有谁不想一览胜景?有谁不想吟诗弄句,留名青史?正因为如此,诗人在“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的天气中,仍然登船游览,以饱眼福。此时湖上浓云低垂,长风嗖嗖,细雨濛濛,水气茫茫,令人感到压抑和沉闷。大约是诗人的虔诚感动了上天,突然,风停云散,水波不兴,蓝天倒映于水中,扁舟漫游于天上。诗人心旷神怡,兴致勃勃,纵情于山水湖光之中。

从“初看落日”以下三韵十二句,分别写出月出和月至中天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水,也染红了作者的心胸,那随风而起的波浪变成了红色的花瓣,作者在这浪花簇拥下,昂首远望,似在迎接明月的来临。少顷,最后一缕晚霞沉入湖水,万里长空,一片苍青。诗人神情端重,正襟危坐,以带有神密色彩的宗教心理,恭迎明月的初升。俄而,舟子一声疾呼: “月亮出来了”。诗人放眼望去,只见东方湖面上托起一面铜镜,随着波光的起伏,在上下跳动,好象湖水与明月在相互吞吐,又象明月在努力挣脱湖水的羁绊,腾越中空。 “吞吐故在冯夷宫”句,化用《庄子·大宗师》 “冯夷得之,以游大川”之典,暗示素月是从水神冯夷宫中而来,写得极为传神。月到中天,柔光从空中流下,银辉洒在湖上,似一块巨大的明镜,熠熠生辉,此时,光水相溶,湖天合一,诗人的身心都沉浸在轻似流霞的月光之中,人世间的嘈杂,仕途上的矛盾纠葛、生活中的烦闷苦恼,都被这月色湖光所溶化,甚至连时空都不存在,唯有宁静、淡泊、空寂、闲适。连骊龙也珍惜这片刻的沉静,深潜水中,不肯随意嬉戏,唯恐破坏了这和谐的氛围。只有无知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似乎也想欣赏这迷人的景色。不料鳞甲一动,水中的一轮圆月,顷刻变成万道金线,迅速向四面八方散开,久久不能平复。骊龙沉潜,巨鱼腾踔,一静一动,为洞庭月夜增添了活力,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令人感受到洞庭月夜的寂静和闲适。

结尾四句,写诗人在如水的月光下,灵魂得到净化,思维得到升华。他完全沉浸在静谧的月夜中,为秀美的风光所陶醉。仿佛自己也成了洞庭月夜中的一部分,融化在夜色之中。朦胧中,诗人对眼前的一切又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不知道洞庭月夜是不是天天如此。忽闻渔人婉转的歌声, “始觉中秋是今夕”。此句写得极为含蓄得体、耐人寻味。诗人从理想的幻境中,又回到了现实。更暗示读者, 自己心中空寂、淡泊,追求的是静谧、闲适,早已将人间的俗事忘却一边。诗人心中的空、淡、静、闲,与洞庭月夜的客观景色完全吻合。幽静、秀美的景色激起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热爱,诗人通过描写、欣赏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的审美情趣,反映自己的哲理观念,在赞美、肯定大自然的同时,悄悄地宣传、肯定了自己。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人以其特有的艺术敏感,用流畅细腻的生花妙笔,写出洞庭湖的阴晴变化,而且在天水交融这样优美阔大的背景上,勾勒出日落月升的动人情景,描绘出月到中天时柔和宁静的意境,更为生动地描述出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不同心情和感受:沉闷、压抑、开朗、沉醉、期待、宁静、渺远、向往、超越和升华。可以说,这首诗是诗人心理轨迹的准确显现, 自然景物变化的过程,也是他的心灵超越自我,与天地同为一体的过程。仔细体味这首诗,也会使读者的感情得到陶冶与升华。

在结构安排上,这首诗四句一层,每层一转折,整个诗篇显得和谐流畅而又节奏分明。就感情结构而言,由压抑到沉醉,为一层;从期待到宁静,则又是一个层次;由向往到升华,是最高潮。这样,语言结构与感情结构互为表里,参差交错,整个作品显得整齐而又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