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双调] 折桂令
张可久
九日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鉴赏】 封建时代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大多一生都经历了这样的足迹: 因才华横溢,少时胸怀大志,渴望仕途有所作为,后因仕途屡次受挫,加上目睹了官场的黑暗,于是崇尚自然,归隐园田。张可久也不例外,他极有才华,而一生仕途颇不如意,后隐居西湖,过着诗酒自娱的生活,归隐一类作品在张可久的散曲中占有很大比例。但对于封建时代的文人来说,仕途是唯一出路,仕途的成败就是对你一生成就的评价,因此,很难有人在这方面能真正达观,所谓乐于归隐、向往田园,实际上不过是他们仕途不得志的暂时解脱,在达观之后也许隐含着不可解脱的无奈与痛苦,这种痛苦在这首小令中就充分表现了出来。
这首小令题为《九日》, 看似思乡曲, 实际上却处处在表现入仕和归隐之间的矛盾与痛苦。九月九,登高游览,看见萧疏的秋景,看见一字排开横在空中的南飞的大雁,不禁勾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但这愁又不只是乡愁,作者在这里分明是把做官看作客寓,而将归隐视为自己的归宿、自己的家园。“青山” 在张可久的曲中往往有着特定的含义,就是指归隐。在此,作者登高游览,看见如诗的自然,又起归隐之心,头上的乌纱帽此时显得是那样的别扭,弃之可惜,留则难堪,“强整” 两字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此时的矛盾心情。归期确定的大雁促使他想到归隐,是啊,他一生奔波,仕途颇为艰难,七十多岁还为昆山幕僚,实在是累了,倦了,该归隐园田好好休息了。这里的一个“倦” 字又生动地刻画出作者仕途的倦怠,及对官场的厌倦。作者进一步回忆为官生活,也曾有富贵荣华,曾有翠袖美人殷勤的陪侍,曾有金杯错落、灯红酒绿,也曾有歌女用纤纤玉手弹奏琵琶……但这又有什么可留恋的?官场险恶,纵有短暂欢乐,也已飘逝,不堪回首。而今人已是暮年,西风中白发飘飘,精力境况每况愈下,官场这险恶之地,是非窝里恐怕再也无法呆下去了。想到这些,他觉得更加惆怅。再看眼前: 天边一抹残阳西下,几只寒鸦在风中无力地飞着,不时发出阵阵悲鸣。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不正同这眼前之景一样凄然?这里作者完全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同眼前景物的描写自然地融为了一体。
此曲真实地表现了作者在入仕与归隐之间的徘徊,从曲中我们既读到了作者归隐的决心,也读到了他作此选择的痛苦与无奈,作者的矛盾与痛苦,曲中又未直接表露,而是通过具体的画面和场面含蓄地表达出来,人们尽可以从人、事、景的具体描写中自己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