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夜行船秋思·马致远|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

·双调·夜行船 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昨日春来,今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知他是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恁妆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歇]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马致远有套曲17套,以[双调·夜行船] 《秋思》一套为最著名,周德清至评它为“万中无一”;后来明人如段柄、茅溱等以及清人许宝善都有和他《秋思》的套曲,这说明后来喜爱这套曲的人之多。这篇套曲,大量运用口语和衬字,充分表现了元曲特有的风貌。这篇套曲的主题是,从秦、汉、魏、晋的兴亡说到眼前争名夺利的现实社会,并由争名夺利的看钱奴说到自己不慕名利、畅饮于竹篱茅舍的闲适生活;作者既揭露了昏暗、污浊的现实,也表现了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傲性格。

第一支[夜行船],总括地叙述人生如梦、不如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往事堪嗟”一语正表现出马致远对现实的不满。昨天春来花开,今天就春去花谢,一面概括地申说光阴过去的迅速,一面也说明悲愤无益,慨叹无益,有“急罚盏”的必要。

第二支[乔木查]意在借古讽今,借秦汉王朝的变革,说明古来盛衰的无常。开头两句写出了盛衰景象,概括性和形象性都是很强的。一片原野上,既有连天衰草,又有点点牛羊,还有荒坟、断碑,碑上还有模模糊糊的文字,作者细致地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图画,创造了无限荒凉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怀古伤今的情绪。

第三支[庆宣和]接着前一支写,即从牛羊写到狐踪兔穴,从统治帝王写到辅佐帝王的豪杰,从秦、汉消灭写到魏、晋消灭,加深了古今兴亡的感慨。

第四支[落梅风]讽刺当时富户。所谓“看钱奴”,包括穷奢极欲的官僚、地主,也包括惟利是图的富商豪贾。说他们不爱“好天良夜”,说他们“辜负了锦堂风月”,说他们“硬将心似铁”,鄙视他们、憎恶他们是极其分明的。

第五支[风入松]撇开看钱奴,说到自己处世的态度。首先,生动地写红日西斜,像下坡车一样;其次,由“晓来”写到“上床”,都说明从早到晚的时间迅速。至于自己的态度,是守拙、妆呆。在当时种族歧视和严刑峻法之下,有才能的未必被重用,有冤屈的也无处可申诉,除了守拙、妆呆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呢!作者愤激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第六支[拨不断]写自己所住的竹篱茅舍的风光。由于自己的守拙、妆呆,因而断了利名,少了是非,免了祸患。红尘三句相对,字字凝练,句句工整:红尘与绿树、青山相对,门前与屋角、墙头相对,就连虚字如“不向”也与“偏宜”、“正补”相对。这样三句相对叫做“救尾对” (见《中原音韵》),是曲中特有的对法,而在诗词中是没有的。论三句境界,也很像陶潜所写的境界:如“红尘不向门前惹”正是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绿树偏宜屋角遮”正是陶潜“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境界; “青山正补墙头缺”正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第七支[离亭宴歇]总结全套,仍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和争名夺利者的两样生活:争名夺利的人从天亮鸡鸣就忙起,一直忙到晚上睡觉才“宁贴”一刻;第二天,天亮鸡鸣又照样忙于名利,天天如此,真不知忙到“何年是彻”。作者揭露他们的丑态,把他们比作“蚁排兵”、“蜂酿蜜”、“蝇争血”,形象极其生动;再加上“密匝匝”、“乱纷纷”、“急攘攘”这些叠字作衬字,更显得活泼非常。另外,作者写自己所爱慕的古人,是抽身告退的裴度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所爱好的事物是登高煮酒,持螯赏菊。“和露摘黄花”三句也是救尾对,前面写住屋红尘不染,绿树、青山当门,这里黄花、紫蟹、红叶,更写足了深秋景色,形容恰当,配合鲜明。末了,“人生有限杯”与开头“百岁光阴一梦蝶”相应。嘱咐顽童的话,也就是陶潜“我醉欲眠卿且去”的意思,很明显地表现了作者天真诚朴、狂放不羁的性格。

由于作者写自己实际的闲适生活能结合眼前美丽的自然景色描绘,所以写得生动活泼,如闻如见。作者性格豪迈,天才卓越,所运用通俗易晓的口语又极富于概括性、形象性和音乐性。元人对这套曲的评价是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