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名安,厉王①长子也。长, 高皇帝之子也。其母赵氏女,为赵王张敖美人。高皇帝七年②,讨韩信于铜鞮③,信亡走匈奴,上遂北至楼烦④。还过赵,不礼赵王。赵王献美女赵氏女,得幸有身。赵王不敢内之于宫, 为筑舍于外。及贯高⑤以谋反发觉, 并逮治王,尽收王家及美人,赵氏女亦与焉。吏以得幸有身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也。赵美人弟兼, 因辟阳侯审食其言之吕后⑥, 吕后不肯白⑦,辟阳侯亦不强争,及赵美人生男,恚⑧而自杀。吏奉男诣上,上命吕后母之,封为淮南王。暨孝文皇帝⑨即位,长弟上书愿相见,诏至长安, 日从游宴,骄蹇⑩如家人兄弟, 怨辟阳侯不争其母于吕后, 因棰杀之。上非之, 肉袒北阙谢罪,夺四县,还归国, 为黄屋左纛(11),称东帝,坐徙蜀严道(12),死于雍(13)。上闵之,封其四子为列侯。时民歌之曰: “一尺缯,好童童。一升粟,饱篷篷。兄弟二人, 不能相容。”上闻之曰:“以我贪其地邪?”乃招四侯而封之。其一人病薨。长子安袭封淮南王,次为衡山王,次为庐江王。太傅贾谊(14)谏曰: “怨雠之人, 不可贵也。”后淮南衡山卒反, 如贾谊言。
初,安为辨达,善属文, 皇帝为从父,数上书召见, 孝文皇帝甚重之,诏使为离骚赋。自旦受诏, 日早食已,上爱而秘之。天下方术之士, 多往归焉, 于是遂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人(15),及诸儒大山、小山(16)之徒, 共讲论道德, 总统仁义, 而著此书。其旨近老子, 淡泊无为,蹈虚守静, 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17);说其细也, 则沦于无垠(18),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环奇之事。其义也著, 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 归之于道, 号曰“鸿烈”。鸿, 大也;烈, 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故夫学者, 不论《淮南》, 则不知大道之深也。是以先贤通儒述作之士, 莫不援采以验经传。以父讳长,故其所著诸“长”字, 皆曰“修”。光禄大夫刘向⒆校定撰具, 名之《淮南》。又有十九篇者,谓之“淮南外篇”。
自诱之少,从故侍中同县卢君, 受其句读,诵举大义。会遭兵灾, 天下棋峙,亡失书传,废不寻修二十馀载。建安十年(20),辟司空掾,除东郡濮阳令,睹时人少为淮南者,惧遂凌迟(21),于是于朝哺事毕之间, 乃深思先师之训, 参以经典道家之言, 比方其事, 为之注解,悉载本文, 并举音读。典农中郎将弁揖(22)借八卷刺之。会揖身丧,遂亡不得。至十七年迁监河东, 复更补足。浅学寡见, 未能备悉。其所不达,注以未闻。唯博物君子, 览而详之, 以劝后学者云尔。
(“诸子集成”本《淮南子》卷首)
注释 ①厉王——刘长,汉高祖刘邦之少子,封为淮南王。于汉文帝六年(前174年)与人谋反,事败,谪迁蜀地,于路绝食死。溢为“厉”。②高皇帝七年——即公元前200年。③铜鞮——今山西朔州一带。④楼烦——今山西大同一带。⑤贯高——赵王张敖(张耳子,汉高祖刘邦之婿)的谋臣。曾企图谋杀刘邦,事泄被杀。⑥吕后——汉高祖刘邦之妻, 名雉。刘邦死后,摄政八年。⑦不肯白——不愿说明白。⑧恚(hui)——怨恨。⑨孝文皇帝——即汉文帝刘恒。⑩骄蹇(jian)——骄横无礼。⑾为黄屋左纛(dao)——指刘长另立江山,兴兵作乱。纛,古代军队中的大旗。⑿严道——今属四川。⒀雍——今属四川。⒁贾谊——(前201-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⒂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人——均为刘安的门客,参与《淮南子》成书的重要成员。⒃大山、小山——与刘安交游甚厚的儒生,对《淮南子》的成书产生了重要作用。⒄ 焘(dao)天载地——覆盖长天托载大地。⒅无垠——没有边际。⒆刘向——(前77年—前8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字子政,本名更生,后改向。⒇建安十年——即公元205年。(21)凌迟——原指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即常言所谓“千刀万剐”。这里借用此语是表明作者对“时人少为淮南者”的情形深为忧虑。(22)弁揖——高诱同时代人, 生平不详。
赏析 这一篇序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叙述淮南子刘安的家史;介绍淮南子刘安的文才、他与“天下方术之士”等人的交往和《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的总体内容;高诱自己所受《淮南子》的影响和他注解该书的过程。
从序文简洁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淮南王刘安的身世是颇为坎坷的。刘安是厉王刘长的儿子。刘长又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刘邦、刘长到刘安这祖孙三代的渊源在高诱的介绍中,简洁而又清晰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刘邦在赵王面前傲慢无礼;赵王为讨好刘邦, “献美女赵氏女”,极尽卑琐谄媚之状;“赵美人生男,恚而自杀”,其屈辱的心境可想而知;辟阳侯审食其、赵美人的弟弟兼、吕后这些人也都在其中粉墨登场,充当着各自的角色。随后, 高诱重点介绍了汉文帝刘恒与刘长之间的矛盾纠葛,文中引述了当时的民歌,可谓点睛之笔。文中写贾谊称淮南王刘安等为“怨雠之人”。所有这一切,对于我们理解《淮南子》作者的生活与心态,以及《淮南子》著述的环境与条件,都是有帮助的。
高诱对刘安的文才、社会交往和《淮南子》总体内容的介绍也同样是简洁流畅、层次分明的。请看,皇帝下诏叫刘安作赋,他“自旦受诏, 日早食已”,仅此一事,刘安文才之高,不言自明。“天下方术之士,多往归焉”以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寥寥数语,既交代了刘安与当时的“方术之士”及“诸儒”的交往情况,又为我们了解《淮南子》的内容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是构成《淮南子》内容的主要成分。“其旨近老子”, “故夫学者,不论《淮南》,则不知大道之深也”。这些文字,集中概括了《淮南子》的总体内容,鲜明地体现了高诱本人对于这部书的推崇和赞赏。“其义也著,其文也富”是高诱评价《淮南子》的核心观点。“是以先贤通儒述作之士,莫不援采以验经传”一句,说明了《淮南子》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以父讳长,故前期所著诸‘长’字,皆曰‘修’”一句,说明了《淮南子》行文中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曲折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实际。总之,读了这段文字,我们就可以对《淮南子》一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最后,在高诱对自身经历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自小就受到了《淮南子》的深刻影响。后来经历了动荡的时局,高诱一边做官,一边注解《淮南子》。
全篇序文从叙写史事起笔,侃侃而谈,行文简洁平实,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