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笔谈》序|原文|翻译|赏析

回想起来,从少年之日最初接触新文艺书籍的时候算到现在, 已经10有余年了。我不能忘记文艺作品使我懂得了在人生底凡俗和冷酷里面还有感激, 当完全被绝望封住, 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常常给我力量了的那一些情景。

然而, 像在附录《理想主义者时代底回忆》里所说的, 直到1931年遇到了几个给我以启蒙的艺术理论教育的友人以前, 我和文艺的交涉差不多只是限于满足自我的欲求,在文艺世界里发现自己,提高自己。那表现之一是我非常地鄙视“文艺批评”。在他人底心血结晶上面指手画脚, 说好说坏, 我以为那是最没有出息的事情。

几年以来,我陆续地写了一些被叫做“批评”的文章,现在且有了把去年发表的几乎全部,加上从前年发表的里面选出的几个短篇集印成书的机会。这, 由六七年前的我看来, 不能不说是意外了。

如果说文艺创作为的是追求人生, 在现实的人生大海里发现所憎所爱, 由这创造出能够照明人类前途的艺术的天地, 那么, 文艺批评也当然为的是追求人生,它在文艺作品底世界和现实人生底世界中间跋涉,探寻,从实际的生活来理解具体的作品,解明一个作家,一篇作品,或一种文艺现象对于现世的人生斗争所能给与的意义。我曾说过,没有了人生就没有文艺, 离开了服务人生, 文艺就没有存在价值, 同样地可以说, 没有了人生就没有文艺批评, 离开了服务人生,文艺批评底存在价值也就失去了。我自己, 因为学力和才能底贫弱,力不从心,也许没有走近这个目的的一尺一寸,然而,健全的文艺批评却是要随着现实生活底发展和创作活动底发展而存在, 而成长的。因为这,我始终不相信文艺批评是“捧”和“骂”底别名; 因为这,一年多以来我沉默地踢开了那些无耻之徒对于我个人的造谣,侮蔑;也因为这,我敢于把这本书送到保证了新文学底胜利前途的敬爱的读者诸君和友人们面前。

新的文艺批评至少该有了八九年的传统罢, 然而惭愧得很,对于那我毫不熟悉。譬如探幽,我没有望着前人底足迹;譬如治林,我用的是手制的原始的石斧。为了说明这也是得不到像样的成绩的一个原因, 为了说明或者我没有如愿地砍掉毒草,反而误伤了好花,曾经想出了“石斧书”的题名,后来因为恐怕被人误会作我以开辟者自命,涂掉了。原来这拙劣的石斧底制造和用法,也是借助了他人底智慧的。

在开始写这种文章以前,在生活上和对于文艺的理解上,我享受了一些友人底互相督促,互相讨论,互相批判。他们帮助我开始这样地认识了艺术,也就是这样地认识了人生。但这些文章底写成却在他们的大多数在我的生活里不见了以后。这样的书虽然不足以纪念他们,但有时偶然浮上的怀念使我觉得好像这也是向着他们的谈心。题作“笔谈”,也还寄有这么一点微意。

1936年3月30日之夜,记于上海

(《文艺笔谈》,上海文学出版社1936年版)

赏析 《文艺笔谈》是胡风写于1934—1935年间文艺批评文章的结集,内收文艺批评29篇,于1936年由上海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胡风公开出版的第一本评论集,序言简括地回顾了他从事文艺批评的历程以及对于文艺批评的态度和从事文艺批评的基本准则。

这篇序文的中心在于阐明他本人的文艺批评观。他认为:文艺批评的目的:“为的是追求人生”,“它在文艺作品底世界和现实人生底世界中间跋涉,探寻,从实际的生活来理解具体的作品,解明一个作家,一篇作品,或一种文艺现象对于现世的人生斗争所能给与的意义”。如果离开了“服务人生”,文艺批评的存在价值也就失去了。这是基于能动的反映论的文艺观必然引导出的结论。胡风在他的第一个论文集序言中提出的这个论点,虽然更多是从个人体验的角度而非逻辑论证的角度来加以说明的,但却是一个至关重大的理论命题。字里行间,使人隐约感到胡风是在呼唤着作家继承和发扬新文学“为人生”和“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传统,期望着作家成为现实斗争中克尽文艺职责的战士。就个人而言,这可以看作是他一生信守的文艺批评的原则。

文中胡风用“石斧”这个比喻来说明他从事新的文艺批评的艰难景况,其含义是多重的。其一,表现了他的自审精神。他把自己的批评文字称作“手制的原始的石斧”、“拙劣的石斧”,而制作和运用这石斧,又是“借助了他人的智慧的”。这里坦露的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在运用新理论于中国文艺批评实践过程中自我审视的严肃态度。其二,在这样的比喻里,显示着他坚持走自己认为正确道路的坚定性。在文中,他虽然不愿意人们误会他“以开辟者自命”,但在事实上,他的理论批评实践在新文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确曾发生深刻影响。在《文艺笔谈》所收文艺批评的文章中,有不少篇章是针对30年代初左翼文坛存在的问题而写的。这些文章对于推动左翼文艺运动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例如,针对当时左翼批评界庸俗社会学和机械论盛行的状况,他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反对把创作过程说成是被动的机械的“反映”,反对公式主义、客观主义的创作倾向,等等。尽管他的某些观点曾经引起不同意见的讨论,但实践证明:他的不同流俗的文艺观点包含着符合文艺创作规律的见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开拓者,应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石斧”的比喻,显示给我们的是一位在探索艺术创作规律的途路上,不畏艰辛的跋涉者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