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实秋
泪绳捆住的红烛,
已被海风吹熄了;
跟着有一缕犹疑的轻烟,
左顾右盼,
不知往哪里去好。
啊!解体的灵魂哟!
失路底悲哀哟!
在黑暗底严城里,
恐怖方施行他的高压政策:
诗人底尸肉在那里仓皇着,
仿佛一只丧家之犬呢。
莲蕊间酣睡着的恋人啊!
不要灭了你的纱灯:
几时珠箔银绦飘着过来,
可要借给我点燃我的残烛,
好在这阴城里面,
为我照出一条道路。
烛又点燃了,
那时我便作个自然的流萤,
在深更底风露里,
还可以逍遥流荡着,
直到黎明!
莲蕊间酣睡着的骚人啊!
小心那成群打围的飞蛾,
不要灭了你的纱灯哦!
【导读】
朋友,我们决不向生活低头
作者与梁实秋是好朋友,早年同是“新月社”的重要成员。(“新月社”一向倡导爱与美的文艺。)
阎延文对首句“泪绳捆住的红烛”分析得极为到位:这是个冷暖交加、悲喜共存的意象。红烛是我们民族传统中庆祝喜庆节日的圣物,它象征着美,象征着幸福;而诗作中的红烛……不仅被‘泪绳捆住’,而且在阴冷的氛围中‘被海风吹熄了’……爱与美的光明和阴冷
那“一缕犹疑的轻烟”如同“解体的灵魂”,自己“仿佛一只丧家之犬”,一时“不知往哪里去好”——心灵找不到归宿,个人找不到家园。但是,年轻的心,并没有堕落或死亡:“点燃我的残烛,/好在这阴城里面,/为我照出一条道路”——呼应了开头,延伸了希望。
他告诫梁实秋不要“灭了你的纱灯”,也同时告诫自己,哪怕没有光明,哪怕“我便作个自然的流萤,/在深更(gēng)底风露里(在深夜的风露里),/还可以逍遥流荡着,/直到黎明”。
初到异乡的诗人,痛切地了解了生活的艰难,然而,他不打算向生活低头,他要与朋友抱团取暖,于是,诗中的最后陈述,也就更加感人了:“莲蕊间酣睡着的骚人(诗人)啊!小心那成群打围的飞蛾,/不要灭了你的纱灯哦!”——读者们,我们的周围,也会有“成群打围的飞蛾”干扰,我们也不要主动熄灭人生的“纱灯”。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积极地燃灯自照,以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