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诗·雁山迷路》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汤显祖《【诗】·雁山迷路》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原文】

借问采茶女,烟霞路几重。屏山遮不断,前面剪刀峰。

【鉴赏】

万历二十五年(1597),汤显祖在遂昌知县任上去往温州,顺道游览了雁荡山,写下了一系列纪游诗,此诗便是其中之一。

诗句明白如话。如题目所示,诗人在雁荡山中迷了路,向一名采茶女询问,前面烟霞缭绕,他要去的地方究竟还有多远?采茶女回答:“山虽多,遮不住道路,转过前面剪刀峰就是了。”

“剪刀”只是山峰的名字,本无甚深意,但在诗人的笔下却被赋予了动态感,似乎能剪断重重屏山,破除迷障。此诗朴质而富含理趣。人生的目标总是远路遥途之后,烟笼霞绕之中,一不小心就会迷失,然而只要心志坚定,自有机缘能够“剪”断重重遮蔽,终归大道。

此诗第二句似从杜甫“烟霞嶂几重”(《谒真谛寺禅师》)一句化出,然而意义自别,并无杜诗“烟霞”出世之意。历来旨在摹山状水之诗多用“烟云”,如“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陈子昂《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烟云无远近,皆傍林岭生”(元结《登白云亭》)、“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白居易《登商山最高顶》)等等;用“烟霞”则多有想象出世之意,或者林泉归隐,或者佛道仙幻,如“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白居易《早服云母散》)、“无多珪组累,终不负烟霞”(杜牧《题白蘋洲》)、“蓬岛烟霞阆苑钟,三官笺奏附金龙”(李商隐《郑州献从叔舍人衰》)等等。然而汤显祖此诗用“烟霞”不用“烟云”,却全然是一片入世之心。诗人此时的兴趣不在出世,“烟霞”只渲染了他心中目的地的美好,即使重重阻隔,他依然心志坚定,向着既定的目标而去。作于同时的《雁山大龙湫》诗“坐看青华水,长飞白玉烟。洞箫吹不去,风雨落晴天”可为此诗之旁证。诗人将龙湫比作龙,然而这条龙并未随萧史的洞箫声而去,反是留在人间,兴风布雨,“长飞白玉烟”。苏轼词云“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人却是不求归去,“风雨落晴天”,即是风雨即是晴。此种意趣和苏轼看似相反,却是殊途同归,同表达了心志之安稳与信念之坚定。汤显祖气质深粹,个性强韧,无论贫贱坎坷、名利诱惑或者失志怅惘,都不能令其改变初衷,少年时宁愿失志考场而不愿阿附权贵,仕途中屡逢坎坷亦不改其清梗。真可禅师是他好友,数十年苦心孤诣欲度其出世,终未见效。与其说是汤显祖溺于“情”,不如说他心志坚定,持身不移。性情发为诗,诗人的性格气质在不经意的小诗之中亦自然而然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