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罗隐》原文与赏析

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罗隐赴京应试,多次渡过黄河。当他在科场连年不第,再度面对这滚滚浊流时,不禁心有所感,于是写了这首咏黄河的诗,揭露科场的昏暗,寄托自己的愤激之情。

开头两句,即感慨系之,说黄河的混浊出自天意,纵然倒入最多的阿胶也无法使它变得清澈(沈括《梦溪笔谈》:阿胶用搅浊水则清),以喻科场的污浊犹如天命定数,无法改变。三、四两句又从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它上与银河相通的传说发论。说黄河之浊,是因为通向银河的河道太过曲折,所以黄河之水一离开昆仑山便混浊不清了。暗喻科举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不干净的,原因是位在至尊的皇帝(传说昆仑之巅为“大帝”所居)本无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纯洁动机。唐太宗李世民见新科进士缀行出端门,喜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即为一例。同时,又因黄河以曲折见称,说它因“曲”通天,暗示要登科及第,必须走歪门邪道。权贵们不是凭才学选拔人才的,是看能否对自己曲意奉承,乃至卖身投靠而定的。五、六两句引用了两个关于黄河的典故: “高祖誓功衣带小”是指汉高祖刘邦向功臣授爵时立下誓言:只有当黄河之水变得如同衣带那样狭小时,他们才会失去爵位。言外之意是他们显贵的地位将世代永保。“客槎”是指汉代张骞奉命探寻河源,乘槎溯流而上,直达牛郎织女之所在。句中所谓“仙人占斗”是说仙人占据着北斗之尊位。此句是借张骞事,说由于仙人占据要津,张骞靠他们引渡,客槎才能飞快直上。意为决定士子命运的权贵们的地位永世不会动摇,因此,只有得到他们援引的膏粱子弟,才能轻而易举地金榜题名。最后两句,根据黄河千年(诗中说“三千”,为虚数)一清为太平之兆的传说抒发感慨:河清难俟,纵然能见清于三千年之后,自己也难得这种福分了。

黄河以汹涌澎湃的气势动人心魄,为历代诗人所赞颂。罗隐此诗却对此不置一词,尽情刻画其浊而曲的一面,这与他特殊的遭遇与心境有关。

诗歌不仅揭示了当时科场的污浊状况,而且触及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反映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这是一首咏物寓事之诗,以黄河为题,所写内容均与黄河有关,但透过文字表层,我们不难领悟到它的弦外之音。罗隐对表里两者的处理,既不流于浅露,也不失之隐晦,能收到和谐密合的较好效果。

诗歌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其神思遥接千里之表,驰骛于天上人间;又寻踪于数百年之先,超逸于三千年之后,在空间与时间的跨度上,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特色。另外,诗人善于裁用典故,融化于诗句之中,起到了丰富诗意,增加趣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