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原文与赏析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天宝十三载(754)冬天,御史大夫、北庭都护、安西节度、瀚海军使封常清出师西征。岑参时为北庭节度判官,写此诗及另一首《轮台歌》以壮行色。诗题中的“行”字,即“歌行”,是乐府、古诗的一种体裁。岑参在七言歌行的体式上多有创造,他吸取北朝民歌的特色,打破了历来长诗双句押韵、一韵到底(或偶而换韵)的习惯,用韵上多有变化。如这首《走马川行》,就句句押韵,三句一换韵,平仄更替。读来既抑扬顿挫,又高昂流畅,带有进行曲意味。对全诗光怪陆离、雄伟奇丽的艺术境界的构成,起了辅助作用。

盛唐边塞诗人中,唯有岑参熟悉西部边塞,并从自己真切的内心体验出发来描绘西部边塞。这首诗开始两韵六句,即逼真地再现了西部边塞秋冬之际的天地壮观。如果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景着眼于风中的冰雪,写得奇异婉丽,此诗则着眼于风中的沙石,写得奇异壮美。“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何等雄浑的天空景象。“莽莽”二字,极写沙天同色,混沌一片,沙域之广、风沙之多尽概于其中。而“入”字则力重千钧,写尽风势之强,如换以“上”、“接”诸字,就会平淡无力,诗味顿减。如果说,王维的“大漠孤烟直”是沙塞无风境界的形象写照,那么,岑参的“莽莽黄入天”就是大风中千里沙塞的传神描摹。在泛写、远写天空之后,诗人转而特写、近写大地。“川”,指原野,即俗谓“一马平川”的“川”。大漠上,如“斗”的石块称之为“碎石”,足见巨石之多。而如斗的巨石竟然“乱走”,形象地表现出风刮石块的轻易状态,足见风势的强劲和不定向。而正由于有这样的描写,那夜空传来的“吼”声也就不显空泛、令人震颤。以上六句不仅交代了出师的时、地,而且以自然界的飞沙走石的描绘,烘托了强敌压境、战争风暴将临时的紧张气氛。

“匈奴”三句,以汉喻唐,为唐诗所惯用。“草黄”、“马肥”,写敌人蓄谋之久、战备之足;烽火狼烟随战尘飞扬,写敌人来势之急迫猖獗;然后以“汉家大将西出师”一句予以镇慑,平拙的语言中显示了大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的气概和风度,吹捧而不陷肉麻。“将军”以下两韵六句,是一幅深夜急行军图。先正面写行军情景:夜不脱甲,表现将军对任重道远的自觉及以身作则、和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 “戈相拨”,则不仅写出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色,还以有声写无声,再现了部队军纪的森严,军行的寂静急速; “面如割”,则从生理感受上表现出夜风的凛烈尖利。诗至此,诗人意犹未足,又抓住两个细节补写严寒中的行军。“五花连钱”,谓千里名马五花马、连钱骢,这里喻指战骑的名贵优秀。既是优秀战骑,又复顶风冒雪,本不轻易出汗,却汗气蒸腾,而蒸腾的汗气居然又旋即冰冻;既在幕中,起草军令又急如星火,却檄未成而砚水先凝。两个细节,以物托人,一动一静,一武一文,相得益彰,气候的严寒、行军的紧张、将士的艰苦可以想见。但因诗人以豪迈气概写艰苦,所以诗读来却艰而不苦,艰苦的环境正反衬出将士不怕艰苦的精神。

诗最后三句扣“奉送”的题义。“应”、“料”,都是推度之辞。在前面形象地描写师出有名、将帅作则、士气高涨、军纪森严的基础上,这里预断战争的胜利就显得一气贯注、水到渠成而令人信服了。在送主帅出征的诗中,表达必胜的信念,肯定将来会“车师西门伫献捷”。虽然也是一种颂扬,但比之另一首《轮台歌》的“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吹捧,却自有含蓄和直露之别。

杜甫曾赞颂“岑生多新诗”(《九日寄岑参》)、“谢朓(喻指岑参)每篇堪讽诵,冯唐(自喻)已老听吹嘘”(《寄岑嘉州》)。象《走马川行》这样的前人没有写过的反映西部边塞风光和战斗的篇,谓之“堪讽诵”的“新诗”,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

句句用韵,三句一转,此《峄山碑》文法也。(沈德潜《唐诗别裁》)奇才奇气,风发泉涌。“平沙”句奇句。(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