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秦韬玉》原文与赏析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歌写一未嫁贫女,因不同流俗而致佳偶难觅,终年为人作嫁的悲苦遭遇。历来论诗者,多以为此诗语意双关,乃兴寄之作。如沈德潜云:“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近人俞陛云亦说:“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诗境浅说)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此种看法不无道理。唐自安史之乱后,国势日趋衰落,至晚唐正是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期,唐皇朝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形势下,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命运更陷入绝境。秦韬玉本人,虽然仕途并不太坎坷,据《唐才子传》记载,他未经考试而直升工部侍郎。然而,他之仕宦,也得力于宦官的保举。所以,他在这过程中,实在亦有不少难言的苦衷,这大概就是这首诗作的缘由。

看来,全诗的比兴意义,并不难把握。然对于具体诗句的理解却仍存有分歧。对中间二联的释义,喻守真在《唐诗三百首》中解为: “……颔联上句是自矜身分,下句是鄙弃时俗。颈联是不露才华,下句是不同流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选》编者注释曰: “‘风流’,举止潇洒,‘高格调’,胸襟气度超群。‘怜’,在这里也是爱的意思。‘时世’,当代。上句的‘谁’字贯下句。这两句说:有谁欣赏不同流俗的格调,又有谁与贫女共爱俭朴的梳妆呢?” “《唐诗鉴赏辞典》赵庆培对颔联亦解为: “如今,人们竞相追求时髦的奇装异服,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对颈联解为: “我所自恃的是,凭一双巧手针黹出众,敢在人前夸口,决不迎合流俗,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同别人争妍斗丽。”看来,这样的解释,几已众口一辞了。但是,施蛰存在《唐诗百话》中却持不同意见,他专门就“时世妆”的问题,作了长篇论述,认为贞元、元和以来通行的时世妆,亦称“俭妆”。妇女不再用脂粉,而改用赭色土粉。眉毛则是画得短短的,甚至于要剃去眉毛。因此,施先生解颔联的意思是: “谁喜爱我这种不合时宜的高格调的打扮呢?大家都喜欢时行的俭妆。”认为此处是写贫女的不得不从俗,“我不敢自夸手指纤巧,所以不画长眉。”

这样的解释,是否损害了贫女的形象呢?我以为不然。此诗的主旨恐怕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贫女高尚情操的赞颂,作者着意表现的是贫女内心深处那种哀怨痛楚、抑郁不平的感情。作者采用独白的手法,借助于细腻的内心剖析,呈现贫女心底的层层波澜,并且经过几个往复回旋,最后把感情的浪涛推向高潮。在这中间,颈联的反跌正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既然自己由于不同流俗而造成了眼下的困窘,那么,随波逐流吧,又怎么样呢?还不是“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样来表现,才能把社会的不公与贫女心灵的创伤描写得极其充分。全诗凄婉动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