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本篇一题《猎骑》,是一首描写将军出猎的诗篇。从诗篇开阔的境界和雄浑的风格看,当是王维早期的作品。
首句“风劲角弓鸣”,起得突兀,气势不凡。风声呼呼,硬弓弦鸣,风声与弦鸣彼此呼应。风之劲由硬弓的震响听出,风之劲更助长了弓弦的鸣声。一位在劲风中射猎的雄健猎手呼之欲出。“将军猎渭城”,射猎的主角此时出现在读者面前,正是时候。开头的两句起用逆笔,做到了先声夺人。
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在今咸阳东北,渭水北岸。其时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显出一丝春意。三、四两句字锤句炼,刻划精细,非大手笔不能写出这种场面。“草枯”,则鹰眼俯瞰,狐兔难以藏匿,下一“疾”字,有拿云下攫之势; “雪尽”,则马蹄腾跃,所向无前,下一“轻”字,见纵辔驰骋之姿。猎鹰因草枯而眼力更加敏锐,奔马因雪尽而驰骋越加轻快。实写猎手因发现猎物而追击迅疾,但诗人却把这一层意思隐含句中。
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临潼东北,“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境内,两地相隔七十余里,诗人兴会所至,随手拈来,原不必指实。言“忽过”、“还归”,只是写归营驰骋之快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细柳营”因汉代名将周亚夫曾扎营于此而得名,诗人用此固然为切合射猎者身份,也暗含诗中主人公亦具有名将风度的意思。用“新丰市”,亦因习惯上多与游侠豪饮之事有关。王维《少年行》诗就有“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等句。颈联流动疏宕,与颔联的精工细密,恰成对照,收到浓淡相济之效。以上四句,既生动地描写了骑猎情景,又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射雕”,本是写猎正题,诗人反置于末尾,在“还归”之后,于回看“千里暮云平”时点出。结句以写景作结,给人余味无穷。此景亦非营地之景,而是遥遥“回看”射猎处之远景,表明文章高手处处不落常人窠臼。雕属猛禽类,飞翔迅疾,古时称善射者为“射雕手”,此处也暗含主人公臂力强劲、箭法高超之意。
综观全诗,起句突兀,结句意远,中间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颔联看似精工细对,实属“流水对”;颈联疏宕流动,与之浓淡相济。“枯”、“尽”、“疾”、“轻”,“忽过”、“还归”等字,遣词准确,都能巧妙地传达出诗人的意态和豪情。无论是章法、句法、字法都达到了精妙的地步,体现出王维诗壮丽、精工的一面,堪称盛唐诗坛的佳作。
五言律起句最难,六朝人称谢朓工于发端。如“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雄压千古矣。唐人多以对偶起,虽森严,而乏高古……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杜子美“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杨慎《升庵诗话》卷二)
右丞之妙,在广摄四旁,圜中自显。如《终南山》之阔大,则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显之;猎骑之轻速,则以“忽过”、“还归”、“回看”、“暮云”显之。皆所谓离钩三寸,鲅鲅金鳞,少陵未尝问津及此也。(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二)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一句空摹声势,一句实出正面,所谓起也。“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二句乃猎之排场闹热处,所谓承也。“已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二句乃猎毕收科,所谓转也。“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二句是勒回追想,所谓合也。不动声色,表里俱彻,此初唐人气象。(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
王右丞“风劲角弓鸣”一篇,神完气足,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此律诗正体。而太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气直下,不就羁缚。右丞: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分顶上二语而一气赴之,尤为龙跳虎卧之笔。此皆天然之妙,未易追摹。(沈德潜《说诗晬语》)
起手贵突兀,王右丞“风劲角弓鸣”,杜工部“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嘉州“送客飞鸟外”等篇,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十一)
起处须有崚嶒之势,收处须有完固之力,则中二联愈形警策。如摩诘“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倒戟而入,笔势轩昂。“草枯”一联,正写“猎”字,愈有精神。“忽过”二句,写猎后光景,题分已足。收处作回顾之笔,兜裹全篇,恰与起笔倒入者相照应,最为整密可法。(施补华《岘佣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