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问答·李白》原文与赏析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窗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此诗作于作者三十八岁到四十二岁之间,即还未被道士吴筠荐举出任之前。李白早从二十六岁始,即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过着漫游而兼求仕的生活。诗人想沿着当时已成风气的“终南捷径”,通过隐居学道来树立声誉,以期青云直上。他曾自言“隐不绝俗”。此诗是他“酒隐安陆”时所作。诗借问答形式,写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的避尘远俗的闲情逸志。但在“闲适”中又有期待朝廷赏识的苦衷在。

首两句一问一答,抒写内心的情志。此诗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应是“俗人”。首句中的“碧山”为“白兆山”,在今湖北安陆境内,李白曾隐居于此。此两句开门见山,紧扣题目,首句写“问”,次句即写“答”。“问”自然期望得到“答”,可诗人却“笑而不答心自闲”,以不答作答。这“心自闲”三字颇值得玩味,它隐含的意义就是对此闲适的生活,己心有所领会,但其妙处难以言表,故只能以笑作答。这句简单的答问,写得神情毕现,引人入胜;用笔轻描淡写,却意味深厚。“闲”字是此诗的“诗眼”,安闲的环境,悠闲的生活,闲适的情志,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追求的境界。

结两句写山居生活的环境,是诗人“闲”的情志的依托,也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是不答之答。诗人不明说,只以写景作答,“桃花”句描写环境的幽美恬静,桃花随流水,悠然远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所描绘的这一幅画面,不仅明丽秀美,清新自然,而且充满着生机和诗情画意。这是作者隐居之处,碧山下有桃花岩,下有流水。它不禁使我们联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种幽美的环境,如仙境一般,所以说“别有天地非人间”。它避开了一切人世嚣烦的尘俗,怎不令人流连忘返!这里隐含着愤世嫉俗的思想,但作者没有直接表露出来。作者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遁乎此山(即白寿山,与碧山相近),仆尝弄之以绿绮,卧之以碧云,漱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益茂,……俄而,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段话对我们理解此很有帮助。作者对山居生活的赞美,即在表明自己“隐以待仕”的内心情志。所以不能把此诗仅看作为作者“超脱”思想的表现。

此诗写得玲珑剔透,情趣盎然。言情真切,写景清新,淡泊闲雅的隐士与桃花流水的幽美环境融为一体,两相契合,物我同化。全诗出语自然,如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却字字入化,曲折婉转,别饶风致。

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如杜子美“钩帘宿鹭起,丸药流鹰转”……李太白“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王摩诘“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李东阳《麓堂诗话》)

此题妙在不浑厚。(钟评) 已答了,俗人卒不省得,妙!妙! (谭评)

(钟惺、谭元春《诗归》

此诗纯是化机。白作此诗,如世尊拈花;人读此诗,当如迦叶微笑。(徐增《说唐诗》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