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望蓟门①》唐诗赏析,《望蓟门》原文与注释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②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③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④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⑤
【注释】①蓟门:蓟门关,今北京德胜门外,当时边防要地。②燕台:即蓟北楼,也就是传说中燕昭王筑的黄金台。一望:一作 “一去”。汉将营:实指安禄山营,蓟门当时是他的根据地。③生积雪:生于积雪。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危旌:高扬的旗帜。④沙场句:意谓战火之光,直逼边塞之月。比喻战事激烈。蓟城:即蓟门。⑤投笔吏:汉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 “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后终以功封定远侯。论功:论功行封。请缨:汉终军曾向汉武帝请求: “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岁。缨:绳。
【鉴赏】 唐代的蓟门,即范阳道,统率幽云十六州,为唐朝东北边陲重镇,主要防御契丹。玄宗开元二年 (714),薛纳将兵御契丹; 二十二年 (734),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汗。本诗大约作于这段时间,其时诗人游宦于此。
首联 “燕台一望” 即 “一望燕台” 的倒装,固然因律诗平仄之要求,但更为重要的是,以“燕台” 这样一个大地名起笔,可平添全诗的雄壮气势,山川险要,不禁激情满怀,“惊” 字便点出了这种特有的感受。客心因何而惊呢? 首先是因为汉将 (实为唐将) 大营,笳鼓阵阵,响彻远近。此句化用南朝梁代曹景宗 “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意” 诗意,表现出军营中号令之严肃。
颔联进一步写笳鼓之声,点明它是在严冬初晓时发出的。严冬本已甚为寒冷,何况又天降大雪,更何况还是多少天来之积雪,而且是连绵千万里的积雪,其冷简直难以言状。单是雪上反射出的寒光,也足令人两眼昏花。这是远望之景。再看高处,但见曙色朦胧,山川模糊,惟独城楼高悬之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如此静穆之景,当然会令诗人心灵震惊不已。
颈联一转,极写边关战士意志昂扬之态。烽火与月光、雪光交织,壮伟异常,这是向前望。环顾周围但见蓟门要塞临海倚山,天生拱卫,稳如磐石。诗人受此感染,便由惊转为不惊,水到渠成转入尾联两句来。这两句直抒 “望”后所感,意思是说: 虽说我年轻时没能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但见此三边壮气,却也欲效终军请缨破敌。
全诗紧扣一个“望” 字,勾画蓟门山川形胜,意象雄伟壮阔,字里行间充满蓬勃向上、建功立业的 “盛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