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台城》唐诗赏析,《台城》原文与注释

韦庄·台城》唐诗赏析,《台城》原文与注释

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①霏霏:细雨连绵飘洒的样子。六朝: 历史上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建都于建康 (今南京),称为南朝六朝,简称六朝。②台城: 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以南,本是三国时吴国的后苑,从东晋到陈一直是朝廷皇帝和中央政府所在地。隋、唐都定都长安,台城便荒废了。

【鉴赏】 这是一首借景寄慨的吊古诗。

晚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 的荒芜之地了。诗人在这里触景生情,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诗人的感慨。

起句即不正面描绘台城,而着意渲染氛围。因南京城滨临长江,故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四望迷蒙,如烟笼雾罩,给人以如梦如幻之感。暮春的江南在阴雨中更显轻柔婉丽,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怅,这就为次句抒情作了准备。

次句接首句跳跃很大,乍读似不相属。细品其味,则知其实不仅 “江雨霏霏” 的氛围已暗含“梦” 境,而且在暮春霪雨、如茵碧草之间就隐藏着一座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 鸟啼草齐,春色长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游人凭吊的历史遗迹。三百年间,六个短命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亡,变幻迅速,本来就给人以如梦之感; 再加上眼前自然与人事的对照,更加深了作者 “六朝如梦”的感慨。台城,六代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与历史兴废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鸣叫。“鸟空啼” 的 “空” 字无实在意义,却使人们从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觉察到梦幻景象,寓 “慨” 很深。

后两句是连语。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摆的柳枝,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受,让人想起繁荣兴旺的局面。当年的台城柳,缀满十里长堤,烟笼雾绕,是台城繁华景象的象征; 如今的台城已经是千门万户长满野草的破败之地,而那些柳树却依旧烟笼雾绕,显得多么 “无情”! 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之间的鲜明对比,对于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的触目惊心! 说“柳” 无情,正透露出 “人” 的无限伤痛。“依旧” 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即将消失,也预示了历史又将重演。柳堤堆烟,本来就容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事的凭藉,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这是一种对如梦似幻的景物流露的伤感情绪,写得还是比较虚。

“无情”、“依旧” 两词通贯全篇景致,包括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 “最是” 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 “无情” 和诗人的感伤怅惘。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祥预感,这时已萦绕在诗人心头。全诗以自然景物的“依旧” 暗示人世的沧桑,以物的“无情” 反衬人的伤痛,并在历史感慨之中暗寓浓重的伤今之意。其思想情绪虽不免有些消极,但这种虚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仍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