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路松声图》题画诗赏析

唐寅

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

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此诗中的女几山,并不是晋代张轨隐居的那座名山。那个女几山,在河南宜阳县西九十里,俗名石鸡山。唐寅所说的女几山,是在江南,他还有两首题画诗,说到这个女几山。 《题自画山水诗》七首之一写道:

仙杏柔条映小寰,柴门流水自潺湲。

心期写处无人到,梦里江南女几山。

他在《题画》四首之一中又写道:

女几山前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

三首诗合读,可见女几山是江南一座环境幽静、风光秀美的山,是游赏、隐居的胜地,所以唐寅连做梦都忘不了它,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诗画来描绘它。

《山路松声图》是唐寅存世的一幅名作,为绢本设色立轴。图的主体部分是高山峻岭,上部峻岭几乎占据了画幅的二分之一,以细长线条的清劲皴法为主,间以勾斫和点斫笔法,使峻岭显得异常陡峭、劲硬。有一股悬泉飞瀑, 倾泻而下,其势壮观。岭头松树用梅花点,显得异常森秀。下部峻岭半为参天古柏所遮掩,最下一半巨石裸露,使人有壁立千仞之感。飞瀑泻至裸露的巨石处,又形成二迭激流,冲涧击石,最后汇入山涧,荡然平流。迭泉之间,悬崖之上,有一桥飞架,桥上画一隐者,正袖手悠然观赏山景,一小童抱琴侍立,仿佛正在侧耳倾听松声、泉声。山间小路曲折、幽深。右边以淡墨勾勒远峰数座,拓深了画境。

这首题画诗从山路(包括木桥)写起,然后引发出松声、泉声,将它作为描写的重点,以补图画无法传声之不足。 “松声偏解合泉声”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得极有情趣。其意是说,飒飒的松涛声偏偏能应和着轰轰的山泉声,显得美妙至极。诗的第三、四句方引出木桥上的隐者和小童,他们正悠闲地侧耳静听,仿佛从这松声泉韵中,顿悟出宇宙与人生的真谛,于是便觉得道气冲然而生。这就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所说的“禅境”、 “禅意”。唐寅晚年学禅。禅宗强调木石有性,真如遍在,认为可以从一草一木中悟出禅理。因此,唐寅在这里,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让美的情感与美的景象松声泉韵结合而得到心灵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