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尚书墨迹》题画诗赏析

朱彝尊

三真六草董尚书,北米东邢总不如。

试诵《容台》好诗句,一缣肯换百砗磲?

朱彝尊(1629—1709),清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通经史,曾参加《明史》编纂。能诗词古文,为浙西词派创始者,诗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朱北王”。有《经义考》、 《日下旧闻》、 《曝书亭集》等,编有《词综》、 《明诗综》等。

这首题书诗是为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墨迹而作的。董其昌,华亭人,生平参见董其昌《题奇峰白云图》一诗赏析。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故曰“董尚书”。

由首句的“三真六草”,可知所题董其昌墨迹为行草。行书有行楷和行草之分,行楷近于真而纵于真,行草近于草而敛于草,董其昌墨迹三分真而六分草,必然是近于草而远于真的行草。

第二句是说,米万钟和邢侗都比不上董其昌。米万钟,明代书法家。陶宗仪《书史会要》说: “万钟行草得南宫(宋米芾)家法,与华亭董太史(其昌)齐名,时有‘南董北米’之誉,尤善署书,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邢侗,明代书法家,马宗霍《书林藻鉴》引李维祯云: “侗书法钟、王、虞、褚、颠米、秃素,而深得右军神体,极为海内所珍。”这两位书家都是董其昌同时代人。米万钟为顺天(今北京)人,邢侗为临邑(今属山东)人,故曰“北米东邢”。在朱彝尊看来,北米东邢总不如董其昌,这就点出了董其昌是时代书坛上领袖群伦的人物。朱彝尊的评价,是公正的,符合史实的。

为什么董其昌能超越米万钟、邢侗之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董其昌才艺学识超人。刘熙载《艺概·书概》说: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又说:“书可观识。笔法字体,彼此取舍各殊,识之高下存焉矣。”董其昌能诗文,其《容台集》有文九卷,诗四卷。他富于艺术修养,见多识广,其书画论著《画禅室随笔》时有妙论,如画贵有士气之说就对宋元以来的文人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朱彝尊“试诵《容台》好诗句”一句,就是看到了董其昌墨迹中的士气——书卷气,故而予以高度评价。

“一缣肯换百砗磲”。缣,双丝的细绢。古人写字有用绢的,此处指代董其昌墨迹。砗磲,亦作“车渠”。热带海洋中的一种动物,此指砗磲壳,古称七宝之一。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 “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这里泛指珍宝。论书诗第四句意为:董其昌一件书法作品,怎肯调换一百个砗磲壳呢?肯,岂肯,表反诘之词。这句是用正面映衬的手法以突出董其昌墨迹的珍贵无比。

朱彝尊这首题书诗,写得通俗流畅,平易近人,不砌词藻,不用典故,读来极易上口,令人感到清新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