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兰竹》题画诗赏析

郑燮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郑燮(1693—1765),清大书画家、著名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力学,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范县、潍县知县。后以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弃官。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擅画兰竹,参以草隶笔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书法以隶体参入行楷,非古非今,非隶非楷,纵横错落,瘦硬奇峭,自称“六分半书”。蒋士铨评论说: “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尽笑板桥怪。”(《题郑板桥画兰送陈望亭太守》,载《忠雅堂诗集》)为“扬州八怪”之翘楚。工诗文,多反映民生疾苦,诗风新奇明快,文风真率自然。诗、书、画均佳,有“郑三绝”之称。著有《郑板桥全集》。传世画作有《修竹新篁图》、 《岁寒心事图》、《清光留照图》、 《丛兰荆棘图》、 《画竹留赠图》、 《兰竹芳馨图》、 《南山松寿图》、 《甘谷菊泉图》、 《竹石图》、《芝兰全性图》等多种。 传世书作亦有 《草书唐人绝句》、《板桥自叙墨迹》、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曹操<观沧海>》、 《难得糊涂横匾》等多种。

板桥一生, 专画兰竹。 他在 《题画》中与石涛对比。 他说: “石涛善画, 盖有万种, 兰竹其余事也。 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 不画他物。 彼务博, 我务专, 安见专之不如博乎?” (《郑板桥全集》, 下同)可见他对画兰竹极有信心, 亦极其自负。 他对竹石极有感情, 又在 《题画》中说: “十笏茅斋, 一方天井, 修竹数竿, 石笋数尺, 其地无多, 其费亦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 日中月中有影, 诗中酒中有情, 闲中闷中有伴, 非唯我爱竹石, 即竹石亦爱我也。 ”

正因为专于斯, 爱于斯, 所以郑板桥对画兰竹、 画竹石的技艺, 有独特的体会。 这首 《题画兰竹》便是有力的明证。 诗意是说, 我每天临池磨墨, 去画墨兰墨竹, 何曾用彩色画去争奇斗妍?要知道画法是跟书法相通的, 画兰竹要运用草书和隶书的笔法。

关于 “兰竹如同草隶然” 的问题, 他在 《题画》中有更详细的论述: “与可 (北宋画家文同) 画竹, 鲁直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 不画竹, 然观其书法, 罔非竹也。 瘦而腴, 秀而拔,欹侧而有准绳, 折转而多断续。 吾师乎? 吾师乎? 其吾竹之清癯雅脱乎?书法有行款, 竹更要行款; 书法有浓淡, 竹更要浓淡; 书法有疏密, 竹更要疏密。 此幅奉赠常君酉北 (扬州书法家常执桓) 。 酉北善画不画, 而以画之关纽, 透入于书。 燮又以书之关纽, 透入于画。 吾两人当相视而笑也。 与可、 山谷亦当首肯。 ”

以书入画,唐代张彦远、宋代郭熙等便已提出,到了元代,赵孟頫、柯九思、汤垕等讲得更加具体深入。如赵氏提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详见《题〈秀石疏林图卷>》赏析),已深入到运用书法中哪一种笔法来画竹、木、石了。郑板桥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总结出用草书隶书笔法画兰竹的理论,对画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