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刺《大别山》原文与赏析

萨都刺《大别山》原文与赏析

萨都刺

落日在平地,苍茫吴楚秋。

人随孤鹤远,天共九江流。

风物吞淮海,楼船下鄂州。

凭高一登眺,不尽古今愁。

这首五律是元顺帝至元五年 (1339),作者萨都刺在知襄阳任上游江夏 (今武汉市) 名胜,汉阳龟山时所作。龟山,又名大别山,在今汉阳城东北,东滨长江,北临汉江,和武昌蛇山隔江对峙,古为扼守江、汉的要塞,形势十分险要。全诗以写景为主,是作者登上大别山以后,凭高眺望壮丽的江景而写的。

首联“落日在平地,苍茫吴楚秋”二句,一上来交代了作者游览的时间: 秋季晴日的一天傍晚,夕照已降至地平线上,红日余辉染红了西边天际,晚霞随着时光悄然流逝,由鲜红耀眼渐趋深红、紫红直到暗红。刹那间,暮霭四起,苍茫一片……就在这时候,作者萨都剌由家人及其余随行人员的陪伴,终于攀登上了虽不能算高或陡的大别山,但到底上了年纪(68岁,离开杜甫称作古稀之年的七十不过二年),终觉有些疲累。当萨余喘犹在之时,举目望去,蓦然间天高水远,苍茫无涯; 遥望东南,吴楚大地浑无边际,一阵晚风吹来令萨倦意全消,心神俱爽,不觉回想起了往事,特别是十余年间宦海浮沉,一幕一幕如京城舞台演杂剧一般展现在眼前: 萨自幼天份绝佳,又经十年寒窗,年未弱冠,已是学富五车,人所歆羡,且又做得一手好,那时诗坛巨擘如虞集等竞为延誉,本以为如此才华,致君尧舜,实非难事,谁知萨43岁 (即仁宗延祐二年) 以前,元廷不开科考,萨又不擅夤缘逢迎,坐使满腹经纶无处发挥,蹉跎延误,忽忽早届中年,仍是未得一官半职。延祐开科以后,萨原来设想功名富贵唾手可得。哪里知道命途多舛,时运不济,不是临考之时,俗事相缠,无法赶赴; 就是试题不合,未能发挥而落第; 要不就是虽作得佳什,审卷官不识真才,以至一拖再拖,直至56岁才中进士。初入仕途,虽过半百,却也四海之志不减,满心以为只要施展自己锦绣才学,当年治国平天下壮怀定可实现。岂料事与愿违,自从泰定四年 (1327) 萨都剌得中以来,至今已有十二个年头,虽历经官场颠簸,仍任七品芝麻官 (萨泰定四年中进士后任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 至至顺元年五月,改任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在至顺三年三月,又调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 元统元年,又赴上都任南台中丞职; 元统二年冬,除燕南廉访司照磨; 顺帝后至元元年,萨年63岁时,迁福建闽海道廉访司知事; 至元四年,先除燕南河北道廉访司经历,旋任河南江北道经历。至此,萨已担任自得中以来第八个官职,足迹遍及大都、上都及几大行省,而官阶恐不过七品)。至元五年的上半年,作者在河南汴梁 (今开封市) 任经历,官职虽微,汴梁到底是一行省首府,颇不寂寞。谁知诏令下来改知襄阳令,襄阳原为南北要冲,人物繁庶,只是经宋元之交的那一场争夺战后,元兵虽然最终获得胜利,宋将吕文焕在固守五年以后归顺,然兵燹之后市井凋残,经几十年之久仍远不及当年鼎盛时期。瞻前顾后,萨都剌终觉元廷对他贬抑过甚。悲怆之余,心想还不如到二百多里外的江夏游览散心。到江夏的第二日,萨不顾旅途劳累,游赏了沿江名胜,午后又发兴上大别山观览,到了山顶已是傍晚,极目眺望便有首联之作。

萨拣了一个干净地方坐定以后,于是吟颔联:“人随孤鹤远,天共九江流”二句,远望大江各条支流汹涌澎湃注入江中,与天相连,煞是壮观;江流千古,终无停息之时,而萨自以为几年前离别故乡山西雁门以后,就像当年黄鹤楼头飞走的孤鹤一般,再也没有回乡之日。“九江”谓长江多条支流。九表多数,语出《汉书注》“派分为九”。这一联十字,却写了上至天、下及地、灵如人、清似鹤四样物事; 更为奇妙的是,十字之中却用了四动词:随、远 (形容词作动词)、共、流,靠着这四动词,将这些静态的物、景与人都写活了。颈联“风物吞淮海,楼船下鄂州”二句,其中上句写自然界的沧桑巨变,“风物”,风光、景物,泛指一切自然现象。“淮海”,“淮”指淮河流域,是古代四大水系之一,原有入海口,公元1194年,黄河泛滥,侵占淮河河道,淮河便流入洪泽湖,与长江水系相连;“海”指长江入海的海域。这里以“淮海”泛指长江中下游。此句为倒装句,即淮海吞风物,流经大别山以后渐渐入海的长江,浸润着大江南北广袤千里的沃野,哺育着栖息在沿岸和江河中的各类生物。下句指发生在长江流域的人世间的大小征战,如三国时孙权、周瑜曾在江夏训练水军以抗曹。“楼船”,古代有楼的大船; 鄂州,即今武昌。“吞”“下”两词嵌在句中,气势不凡,增强了诗句的力度。此联“楼船”句,还与尾联二句:“凭高一登眺,不尽古今愁”意思衔接。“凭高”,即登高,登上大别山临眺江景,缅怀古人,幽情无限,这是古愁; 转而想到自己空怀治平之壮怀,学得普济苍生之才干,却无法施展,而今垂垂老矣,岂不令人伤感,这是今愁。

全诗佳处有三: 对仗工稳,音韵谐和; 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壮物写景,融细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