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入瞿塘登白帝庙》原文与赏析

陆游《入瞿塘登白帝庙》原文与赏析

陆游



晓入大溪口,是为瞿塘门。

长江从蜀来,日夜东南奔。

两山对崔嵬,势如塞乾坤。

峭壁空仰望,欲上不可扪。

禹功何巍巍,尚覩镌凿痕。

天不生斯人,人皆化鱼鼋。

于时仲冬月,水各归其源。

滟滪屹中流,百尺呈孤根。

参差层颠屋,邦人祀公孙。

力战死社稷,宜享庙貌尊。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我欲伐巨石,作碑累千言。

上陈跃马壮,下斥乘骡昏。

虽惭豪伟词,尚慰雄杰魂。

君王昔玉食,何至歆鸡豚?

愿言采芳兰,舞歌荐清樽。



宋孝宗乾道六年 (1170),陆游因赴夔州 (州治今四川奉节县) 通判任入蜀,于当年10月25日到达巫峡与瞿塘峡交界处的大溪口,第二天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于27日到达目的地夔州。《入瞿塘登白帝庙》诗,作于10月26日。

宋孝宗即位初期,虽思振作抗金,收复失地,任用主张抗金的官员。但不久即兵败符离,于是又恢复议和。隆兴二年 (1164) 和议成,金宋从此称为叔侄之国,岁贡改称岁币,宋缴纳金的银绢每年各减五万,疆界如绍兴 (高宗年号) 之旧。次年改元乾道。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乾道二年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之罪罢官。诗人于乾道五年奉命复官,但抗战之志曾不少衰,诗中歌颂西汉末公孙述“力战死社稷”,托物抒志,正体现了诗人为雪国耻,宁愿战死疆场的精神。

诗分两部分,前十六句写瞿塘峡江山的雄伟险峻,后十六句颂公孙述力战不屈。这里先引一段《入蜀记》 中相关的记事作参考:“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盖言难辨也。关西门正对滟澦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 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肩舆入关,谒白帝庙,气象甚古,松柏皆数百年物。有数碑,皆孟蜀时所立,庭中石笋,有黄鲁直建中靖国元年题字。”文对照,意思已较显豁,但诗中多用典故,且诗人还有所寄托,故再略加诠释。

“晓入”二句,是说大溪口是瞿塘峡东端的门户,舟过大溪口即入瞿塘峡。

“长江”二句,长江自发源后,滔滔东南流,诗人自东而西溯江而上。诗用“奔”字,见出虽在冬季,峡中江水仍湍急奔流。

“两山”四句,即《入蜀记》“两壁对耸,上入霄汉”意。大意谓峡中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相对而立,形势仿佛闭塞天地,行者只有向空仰望,不能攀登。

“禹功”四句,传说三峡是夏禹治水时开凿,晋郭璞《江赋》有“若乃巴东三峡,夏后疏凿”之说。诗意说夏禹功绩高大,峡中开凿时的斧凿痕迹至今尚能见到,如果没有夏禹,人们将因洪水,都成为水中鱼类所食。这是用《左传》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 (无) 禹,吾其鱼乎”的典故。

“于时”四句,即《入蜀记》“水已落,……滟澦堆出水数十丈”意。仲冬月本指农历11月,作者写此诗时为10月底,相差数天。但如说孟冬,则指10月整月,反不确切。冬季水涸,滟澦堆突出江面,山根尽出。

“参差”六句,写白帝庙,颂公孙述。大意是白帝山上高低不一的几间屋宇,是当地人祭祀公孙述的地方。公孙述为国家力战而死,应该享有立庙的尊崇。大丈夫可贵的是不屈不挠,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公孙述于西汉末年王莽乱政时于蜀地起兵,自立为蜀王,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 称帝,改鱼腹城为白帝城。后光武帝多次招降,公孙述说:“废兴命也,岂有降天子哉。”结果兵败,于建武十二年被围成都,力战而死。“社稷”,国家的代词。诗人如此颂扬公孙述,实际是抒发自己对南宋朝廷向金国屈膝求和的愤激之情。

“我欲”六句,意思是自己想琢磨巨石,撰制碑文,前述公孙述的雄豪,后斥蜀汉后主的昏庸,即使文笔不能达到豪壮伟美,也足可慰藉地下的英魂。“跃马”,指公孙述。晋左思 《蜀都赋》有“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的话。“乘骡”,指蜀后主。后主为魏邓艾所围,“舆榇自缚,诣军垒门”投降,《三国志·蜀书 ·后主传》注引 《晋诸公赞》:“刘禅乘骡车诣艾,不具亡国之礼。”诗义一正一反,痛斥屈膝投降的昏庸可耻。

“君王”四句,写自己准备采摘芳兰、陈设歌舞,以致祭帝王之仪,来庙中祭祀。“玉食”,君主享用的珍美食品,《尚书 ·洪范》:“唯辟玉食”。意思是公孙述生前作为帝王,享用的是精美食物,何至于领受民间鸡猪的祭品,所以要筹办隆重的祭仪献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