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望黄鹤楼》原文与赏析

张居正《望黄鹤楼》原文与赏析

张居正

枫霜芦雪净江烟,锦石游鳞清可怜。

贾客帆樯云里见,仙人楼阁镜中悬。

九秋槎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

无限沧洲渔父意,夜深高咏独鸣舷。

此诗作于嘉靖三十三年 (1554),当时作者29岁。这正是张居正中了进士,进入朝中七年,因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以病谢归”之时。这是张居正归赴江陵,途经黄鹤楼之作。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临长江。古代传说,有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 故名 (见《南齐书·州郡志》)。 一说蜀费文禕登仙,曾驾黄鹤憩此 (见《太平寰宇记》)。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后来历代屡毁屡建。历代诗人题咏甚多,以唐代崔颢、李白所作最为著名。

这首诗,题目曾有几种不同的版本,一作《舟泊汉江望黄鹤楼》,一作《舟泊江夏望黄鹤楼》。不论如何,“望黄鹤楼”是没有变。题咏黄鹤楼的诗极多,而用《望黄鹤楼》为题则比较别致。当然,张居正以此为题,该不是仅仅为了别致。黄鹤楼乃是仙人所憩之地,有没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呢? 根据张居正托病而归的心态,可以说,这种推想是完全能够成立的。可望而不可及,对黄鹤楼是如此,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不也是如此吗?在这个题目下 (也可以说在一种失望的困境下),且看张居正写出什么诗来——

“枫霜芦雪净江烟”,平素迷濛于江上 (包括江边) 的烟雾已经消尽,岸上经霜的枫叶 (当然是红叶耀眼) 和水边如雪的芦花交相辉映。风景清丽明朗,当秋而不肃杀。这是写水上。

“锦石游鳞清可怜”,水里清楚地看得见斑斓的五彩石和来回游动的小鱼,多么可爱啊!“可怜”作可爱讲。这是写水下。

“贾客帆樯云里见”,商贾的客船驶向远方,而远方,正有云雾飘浮。看上去,帆樯如同在云里显现一般。“见”同“现”。这是写水上。

“仙人楼阁镜中悬”,“仙人楼阁”,指黄鹤楼,因为楼名即从仙人乘鹤而来。“镜中悬”,是说水平如镜,楼阁倒影于水中,就像悬挂在水里的样子。这是写水下。

“九秋槎影横清汉”,着笔于晚上了。原来前面写的都是白天,现在转入夜间了。“九秋”,就是秋天。一季有九十天,取九十天的“九”字,故名。“槎”,旧谓木筏、竹筏,引中为船的代词。“清汉”,即天河。这句诗的意思是: 秋天的船影横在天河上面了。夜间水静,银河倒影于水中,清晰可见,船影与银河叠在了一起。这是将水上与水下融合来写了。接着是:“一笛梅花落远天”,写余韵无穷。“一笛梅花”,出典于李白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意思就是黄鹤楼中的笛声。既用“梅花”字样,当然只能用“落”,而不能用“传”、“播”。而且,“传”、“播”,也远不如“落”字来得实,来得生动。且“落”字还有另外的韵味,按现代的说法是一种“通感”。“落”为可见,作用于视觉,笛声为可听,作用于听觉。用“落”字修饰笛声,使听觉与视觉相通,使笛声成为可见,加强了笛声的形象性。顺便说一句,有人说“通感”手法是现代诗的创造,未免有些偏颇。其实,我国古典诗词中,这种手法大量存在着,只是未被更多人了解与阐发而已。

结尾两句:“无限沧洲渔父意,夜深高咏独鸣舷”。意思是说: 归来隐居自得其乐,做一名渔夫该多么惬意啊!“沧洲”,滨水之地,古时指隐士的居处。“渔父意”,屈原《渔父》有云:“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枻,船舷) 这里用的完全是这一意思: 一笑了之,然后用指头敲着船舷走了。“夜深高咏独鸣舷”,“鸣舷”亦即敲着船舷,自得其乐; 不过,这句里也隐隐透出了一丝怀才不遇的消息。李白《夜泊牛渚》诗有句云:“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表述怀才不遇,“空忆谢将军”的感情。这里同处水上,而用李白诗中现成的“高咏”二字,当是有意之为。不过,因为有“鸣舷” (包含莞尔一笑),怀才不遇的情绪为之掩盖去了。这句诗的全部意思应该是这样: 虽然怀才无人赏识,但我也自得其乐。

整首诗,写得清丽幽闲,格调是高远而恬淡的。写景赏心悦目,抒情闲适飘逸。在张居正失意返乡的情况下,能写出这样的诗来,可见其心胸的旷达,不愧为一位大人物、政治家。

现在回头再谈本诗的题目。全诗并非单写望黄鹤楼,写到黄鹤楼处只有水中倒影一笔,其余全在黄鹤楼外。这不是偶然的标题,因为数易其题,而“望黄鹤楼”不变。这就归到前面所说,是借此题表述一种境况,强调一种理想未得实现。在此情况下,展示他不同于常人的平静而达观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