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蜀道易并序》原文与赏析
方孝孺
唐李白作 《蜀道难》 以讥将帅之酷虐,厥后韦皋治蜀,陆畅反其名作《蜀道易》 以美之。今其词不传。伏维今天子以大圣御极,殿下以睿哲之姿为蜀神明主,临国以来,施惠政、崇文教,中外同声称颂。四方万里之外,水浮陆走,无有寇盗,商贾骈集如赴乡闾。蜀道之易,於斯为至矣! 臣才虽不敢望白,而所遇之时,白不敢望臣也。因奉教作 《蜀道易》一篇,以述圣上及贤王之德,名虽袭畅而词无溢美,颇谓过之。
美矣哉! 西蜀之道,何今易而昔难? 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馋天之险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自者相戒不敢至,胡为乎今人操舟、秣马、夕往而朝还? 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西有雕题凿齿之夷,北有毡裘椎髻之貊,东南大海际天地,岛居州聚千万回,莫不奉琛执贽效朝贡,春秋使者来接迹。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城。播以仁风,沾以义泽。家和人裕,橐兵敛革。豺狼变化作驺虞,蛇虺消藏同蜥蜴。凿山焚荒秽,略水铲岩石。帆樯扇覆任所往,宛若宇宙重开辟。美哉! 蜀道之易有如此,四方行旅,络绎来宾; 成都万室,比屋如云。桑麻蔽原野,鸡犬声相闻。文翁之化,孔明之仁,严郑之节,扬马之文; 遗风渐被比邹鲁,士行彦哲方回参。方今况有贤圣君,大开学馆论典故,坐令致化希华勋。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 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当时岂惟蜀道难? 八荒之内皆晦阴!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
乐府相和歌辞的瑟调曲三十八曲里有《蜀道难》。《乐府诗集》引《乐府古题要解》:“《蜀道难》备言玉垒、铜梁 (都是蜀中山名) 之阻。”南朝梁陈间已经有人拟作。唐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夸张的笔调,描写蜀中地势的险要,最后结合时局,抒发无限的感慨。其后,唐德宗时,为抵御吐蕃侵掠,派韦皋为四川安抚使,经略滇南。韦皋治蜀十一年,破吐蕃四十八万,俘其五王,蜀地得到安宁。蜀人感激他的功德,一些地方给他塑了像,蜀人见了他的像必拜。陆畅入蜀,又受到韦皋的礼遇,故反李白的《蜀道难》作《蜀道易》以歌颂韦皋治蜀的功德。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朱椿性孝友慈祥,精通典籍,举止文雅,帝尝呼其为“蜀秀才”。“时诸王皆备边练士卒,椿独以礼教守西陲。”(《明史·蜀王》)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3),方孝孺任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每见陈说道德。王尊以殊礼,各其读书之庐曰‘正学’。方孝孺在蜀耳闻目睹蜀王治蜀的功绩,故而反李白《蜀道难》之意,袭陆畅《蜀道易》之名,“以述圣上及贤王之德”。
李白《蜀道难》起句是用表惊异的“噫吁嚱”这个蜀地方言来喧染感情的,把读者带入惊异气氛之中。紧跟着写惊异之原因:“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接着描写了蜀中地势的险要,感慨地说:“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再有就是四川统治者严武的残酷,社会不安,李白以“锦城 (成都) 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抨击统治四川的将帅“杀人如麻”的酷虐行径。方孝孺的《蜀道易》与李白《蜀道难》之意相反。《蜀道易》起句是用“美矣哉”这个赞美之词,给读者一个美的感受,把读者带入一个美的气氛之中。怎样美呢? 作者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用“西蜀之道,何今易而昔难”这个设问句,让读者和作者一起去寻找“今易”与“昔难”的原因。作者把“今易”放在一边,先说“昔难”。说“昔难”,也没有用铺叙的手法像李白《蜀道难》那样去描写蜀道“难于上青天”的险峻地势,只是以“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鑱天之险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两句总括蜀之陆上水上道路的险峻。“险阁”就是指剑阁,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相离三十里,连山绝险,古代筑有栈道,叫剑阁,也叫剑门关。剑阁,是从北进入四川的陆上要道,是历代军事防守的要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江关”就是指夔门。夔门位于白帝山南瞿塘与白盐山之间,即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 (亦称夔州峡) 西口。夔门两岸悬崖相峙,最低处高出水面500米,高处达1000米,江面最窄处不足100米,形似一个雄伟的大门,因而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巴蜀众水汇流于此,万水奔腾,冲进峡口夔门。夔门是出入四川的水路咽喉。宋理宗景定年间曾在此险要夔门设拦江铁索。杜甫《夔州歌》中的第一首七言绝句就是写此处之险的,其诗云:“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百牢关在陕西省沔县,为人蜀要道,两壁相峙,汉水流其间,形势险峻,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此建关,称为百牢关。百牢关形势险峻,而“瞿塘险过百牢关”,可见瞿塘峡之险了。《蜀道易》的中心是“今易”,而不是“昔难”,故只写了陆路上险要的剑阁、水路上险要的江关以少总多,即以“自者相戒不敢至”一结,突出了蜀道“昔难”。接着以“胡为乎今人操舟、秣马、夕往而朝还?”发问,给读者以悬念,以思考,让读者与作者一起去探求“今易”的答案。“今易”的原因,不是剑阁、江关之险已消除,而是“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圣”已是聪慧、贤明至极,而在“圣”前又加上“大”,成为“大圣”。《汉书》中称孔子为大圣。作者用“大圣”称颂建立明王朝的朱元璋,用“王道”称赞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一直实施的政治 (即仁政、惠政),由于皇上施行王道政治,全国出现了和平安定的局面: 西夷、北貊、东南各族“莫不奉琛执贽效朝贡”,来朝贡的像春秋使者不断。圣上施行王道政治,社会安定,是蜀道“今易”的一个原因。这是从全国对蜀地影响来看。以“何况川蜀处华夏”转入对蜀王治蜀功德的称颂。蜀王的功德是“于此开寿城”。“寿城”,是“仁寿之城”,意思是“盛世”。蜀王治蜀以来,将蜀地治理成盛世,是蜀道“今易”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蜀地的盛世是怎样出现的呢? 一是施惠政: 赞誉长官施惠政,扬“仁风”。晋朝袁宏为东阳郡,谢安取扇赠行。袁宏接扇说:“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作者以“播以仁风”来称赞蜀王施行惠政;“沾以义泽”,是说人民受到恩惠,从人民受惠的角度对蜀王施惠政进行歌颂。施惠政的效应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家和人裕”了,必然会“橐兵敛革”,也就是说,把兵器武备收藏起来了。以“豺狼变化作驺虞,蛇虺消藏同蜥蜴”作喻,说明坏人也变成了好人。社会安定,生活富裕了,人们就有余力“凿山焚荒秽,略水铲岩石”修整陆路和水路。水路与陆路畅通,舟船、车马在蜀境之内畅通无阻来往自如。作者对此盛世景象,用“美哉!”来称赞。因为“蜀道之易有如此”,就招来了“四方行旅,络绎来宾”,出现了“成都万室,比屋如云”的商贾云集、城市繁华景象。而农村也是“桑麻蔽原野、鸡犬声相闻”一片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二是崇文教: 先历数蜀地文教之风。西汉时蜀守文翁,行教化,派人到京都学习; 兴学校,所立“文翁石室”为我国古代地方性学校之首创。孔明为蜀汉丞相,辅佐刘备及刘禅治蜀,行仁政,深受蜀人敬仰。成都有蜀汉丞相祠。汉时的严遵,字君平,隐居成都,卖卜为生。今成都有君平街。后汉时的郑纯,字长伯,为益州西部都尉。其地产金、银、琥珀、犀、象,那时到此地为官者,皆贪而富及十世; 纯则毫毛不犯。汉明帝嘉其清廉,改西部为永昌郡,以纯为太守。在官十年卒。扬是扬雄,马是司马相如,都是汉时著名文人,亦皆为成都人。邹国出了孟子,鲁国出了孔子,故旧称邹鲁为文明礼义之邦。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孔子弟子,天资聪睿,敏而好学,能问一知十,不迁怒,不饰过,品德高尚。参 (shen),姓曾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性至孝。作者认为蜀国有像邹鲁那样的文教遗风,也有象颜回、曾参那样的贤士哲人。亦是个文明礼义之邦。在这文明礼义之邦,蜀王又行文教,必然会教化出贤士哲人。一旦君王用人,“征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作者描述了蜀王施惠政,崇文教,将蜀地治理成太平盛世的景象,从而歌颂了蜀王的功德。
作者从蜀道昔难而今易的变化中,认识到:“王道有通塞; 蜀道无古今。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接着就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先以“六朝五季”为例证; 三国之东吴、东晋,南朝之宋、齐、梁、陈都定都建业 (今南京市),史称六朝; 唐后的梁、唐、晋、汉、周,史称五季。当时的王道已不施,在“王路嗟陆沉”的时代,即使是夏、商、周的知礼义之民,也会变成坏人。接着以李白作《蜀道难》时的社会现实为例证: 唐王朝已是王道不施,代之的是藩镇割据,暴政横行,人民不得安生。“当时岂惟蜀道难?”一句反诘颇有力度,说明当时不只是蜀地黑暗,全国都是一片黑暗。两组史例,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再以蜀王施惠政、行文教中的社会“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的现实为例,论证了“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的观点。最后,以“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点明“在德不在险”,从而结束全诗。
李白的《蜀道难》,立意于“难”,极言蜀道之难,说是“难于上青天”; 方孝孺的《蜀道易》,立意于“易”,极言蜀道之易,说是“夕往而朝还”。“难于上青天”与“夕往而朝还”,虽然都是夸张的说法,但是,难、易之说,各得其理,各具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