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游龙虎山记》原文与赏析
陆九渊
木在龙氏②,金③先填④于亢。著雍涒滩,月望东壁⑤。时雨新霁,西风增凉。闲云未归,悠然垂阴。黍粒登埸,稻花盈畴。菽粟粲然,桑麻沃然。象山翁观瀑半山,登舟水南。宿上清,信龙虎,次于新兴,究仙岩之胜:
石濑积雪,澄潭渍蓝,鹭翘凫飞,恍若图画; 疏松翠篠、苍苔茂草之间,石谖⑥呈黄,金灯⑦舒红。被岩缘坡,烂若锦绣; 轻舟危樯,笑歌相闻。聚如鱼鳞,列如雁行。至其寻幽探奇,更泊互进,迭为后先,有若偶然而相从。老者苍颜皓髯,语高领深; 少者整襟肃容,视微听冲。莫不各适其适。余亦不知夫小大、粗精、刚柔、缓急之不齐也。
乃俾犹子谦之, 之、 子持之分书同游者七十有八人,邑姓、名、字于左方。
文章开头四句言黎明时起观星象: 木星(岁星) 行至东方苍龙中的氐宿。金星比填星 (土星) 先行人亢宿。《尔雅·义疏·释天》:“角、亢下系于氐。”作者特地记录了木、金、土星相距甚近的现象。《汉书·天文志》云:“三星若合,是谓惊立绝行。”晋灼注云:“有兵、丧故‘惊’,改王故曰‘绝’。”“著雍滩”即戊申年, 是为淳熙十五年。 这是以干支纪年换用太岁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在戊为著雍。“月望东壁”,言月亮此时行至北方玄武中的壁宿。月望为阴历十五日,是日满月,与日相望,物换星移,当知今日何日。
“时雨新霁,西风增凉”,言适时之秋雨刚刚停歇,西风徐来,驱闷热,送清凉,精神顿爽。“闲云未归,悠然垂阴。”仿佛“闲云潭影日悠悠”的意境。仰望闲云,俯见阴影,上下悠然,未知何往,何日归岫。云影下“垂”,又见日已高照。放眼望雨后田园,正是“黍粒登埸,稻花盈畴。菽粟粲然、桑麻沃然。”黍粮开始收获,满畈的稻花荡漾,长势喜人。菽豆、粟米黄灿灿,桑条、麻叶绿油油。“桑麻”句化自《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这里两句连用“然”字为形容词尾,音节铿然,其状宛然,展示了一派旺盛生机。想陆九渊当时亦油然而心喜。
接着略写登山临水之游程路线。“象山翁”是作者自谓。“观瀑半山,登舟水南。”半山,在象山附近,其地有五瀑,陆九渊《题翠云壁记》云:“比岁又开象山于龙虎山之上游,启半山磴潭、风练、飞雪、冰帘、槴子诸瀑。”水南,村名,距象山十余里,在贵溪 (一名泸溪) 河南面。在半山观瀑后,又在水南登舟而往,“宿上清 (宫),信龙虎 (山),次于新兴(寺),究仙岩之胜。”日游夜宿,所经地点虽多,却不须赘述,用字精省。避重复、求对偶。中插两个三字句,顺次序用四字、五字句,见其句势流转,伸缩自如,仿佛见行程之仆仆,队伍之有序。以探“究”为句眼,转写仙岩胜景,这是作者着力描写之处: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濑积雪,澄潭渍蓝。”所谓积雪,是指石滩间湍流浪花。日光下照,恍如白雪堆涌。其时八月,并非真有积雪。潭水浸“渍”着蓝幽幽的天光山色。“渍”写浸染之状,愈见潭之澄澈。白鹭翘翅啄羽,野鸭逐飞水面。水天澄鲜,禽鸟怡乐,其色泽动静,确是“恍如图画。”此为仙岩之一胜。
作者视线渐渐移开至溪边峰谷间,那稀疏的青松、翠绿的竹林、岩壁间苍绿的苔藓、茂密的碧草,浓淡相间。更有那石间萱草呈露出艳黄的花瓣,金灯草舒摆着嫣红的果子,遮着岩石,沿着山坡,连缀不绝,斑斑斓斓。溪水两岸,如披上了绚丽的锦锈。写景以青绿冷色映衬红黄热色,鲜明而又和谐,何等的赏心悦目!
溪河逶迤流动在峰谷间,水面浮动着“轻舟危樯”,喧闹起来,笑着唱着,彼此相闻。舟相聚时如鱼鳞密集,排列开来,又如一字雁行。“鱼鳞”与“雁行”,生动譬喻了舟船的控纵自如。写“至其寻幽探奇”,又扣前文“究仙岩之胜”。也许因幽奇处狭小,登岸路窄,小舟只好“迭为后先”,轮流前往,却似偶然相随从。又见“老者苍颜皓髯,语高领深。”老人须髯雪白,然精神矍铄,掀髯高论,语意高深。周围是一群“少者整襟肃容,视微听冲。”年轻人衣襟端整,面容认真,目光谦冲,洗耳恭听。老者神态俨然,少者肃然,各如其身份,而融洽相得之气氛充塞于其间。这两句成排偶相对,整饬洗练,然不觉其拘谨。于是作者抚然良久,感悟到天地间万物“莫不各适其性”,适应自然,得以成就其天性,而相互和谐。无怪乎庄子倡言齐物,以为不分大小、长短、美丑、是非。“余亦不知乎小大、粗精、刚柔、缓急之不齐也。”这是说,我也不知道宇宙万物间还有种种差别。自情境中生发此议论,溶化无迹,正是水到渠成。而余音绕梁,悠然未尽。使读者窥见这位哲人澄朗的心境归于冲淡的一点变化。
结尾叙其作题记之余事。他让侄子谦之、槱之、儿子持之分别将同游七十八人的姓、名、字按县邑籍贯书写在新兴寺壁左方。
清人许印芳说:“盖诗文所以足贵者,贵其善写情状,天地人物,各有情状。……情状不同,移步换形,中有真意。”(《题李生诗书跋》) 陆九渊虽不以文学名,然此记状景鲜明生动,情态宛然真切。文中“究”字即透露了这位哲人对“天地人物”情状的观摩体验,从中”见出真意”。当然“真意“又受作者世界观、学说的制约,这不可不注意。本文结构层次井然中有变化,写星象、天气、田园景色烘托了出游气氛。记游程一笔挥转带过,犹如瓶颈狭窄。着力描写仙岩之胜,以三层展开,由景及人,引出议论,如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全篇舒卷自如,转接无迹。而语言优美,俨如一篇短赋,似骈非骈,讲对仗,但未论平仄。以四字句为主,间用长短句式,随语气之缓急自然为文,读来铿锵顿挫。全文体现了其人风格:“表里清明,神彩照映。”表现出疏朗俊隽,澄澹雅洁的风致,又有雍容和穆之气涵蓄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