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中《游青山记》原文与赏析
李澄中
余既客姑孰,闻拾遗太白墓在青山,乃偕诗僧息机携酒一樽,命舟泛姑溪往奠之。于时风日清美,渌水垂杨相映。三里为白紵,雷峰诸山,不及登。再十里为龙山,晋参军孟嘉九日落帽处。复五里,舍舟登岸,行稻塍上,逶迤二三里,至太白祠。祠三楹,荒废已久,牛溲马勃满之。其后即太白墓,碑镌“名贤李太白之墓”八字。祠内外松、柏、槐、檀皆数百年物。昔太白殁,殡于龙山东麓。其后范传正观察宣歙,命当涂令欧阳纵访得其女孙二人,始知伯禽止一子,出游不知所之。纵遵公遗令,改葬青山之侧。盖公平生最慕谢宣城,其诗曰:“临风怀谢公”,又曰:“宅近青山同谢朓”。公之蜕骨究与谢公青山结异代之德邻,谓非其积诚为之欤? 复入舟,约八九里,东南陟山麓,时斜日将暝,下映万顷湖,窈窕如镜矣。及巅,两童子相扶掖,几不辨门径所在。听钟声自高林达涧底,为凄恸者久之。是日,宿山中,晓起登楼,湖山一气,如在几案间。下出山门,观所谓谢公池者,池阔半亩许,中有赤鲤长三尺,每将雨,则跃出水面,寺僧以为验也。旧为谢公宅,故土人号谢公池。亦曰谢公井云。呜呼玄晖,五马双旌往来于湖山杳霭之中,迄今近千年,遗迹仅存。而拾遗之墓亦荒秽不治,即贤士大夫间有起而修葺之者,安必其久而不废乎? 予以乘兴来游,瞻眺祠墓,不禁风流堙坠之悲。故人祝子骏公适宰是邑,闻予说,亟捐俸补其颓缺,并悉数墓门之树,勒石壁间以告来者。人患不砥行立名耳,岂患无知己哉! 予既高骏公之义,而平生向往乎公者,亦借以少酬也已。
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生息之地,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多少杰出人物为此灿烂的文化宝库增辉添彩。他们的英名,赢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对他们的无限景仰与追慕。历代统治阶级虽也口口声声对先贤表示纪念,可是他们终日忙于一身一家的享乐,哪里还顾得上那些为祖国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物的“寂寞身后事”呢! 就连风流一时的六朝名诗人谢眺及唐代大诗人李白也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厄运。当后人瞻仰他们的庐墓时,见其坟台冷落荒凉的情景,怎能不临风感叹、怆然泪下呢! 清初散文家李澄中写的《游青山记》,正是这样一篇发人深思的作品。
这不是平常的描绘湖光山色的游记,这里没有吟风弄月的搔首弄姿,作者只就其所闻所见,通过对充满地方色彩的深层文化积淀的发掘,来抒发自己悲古悯今、抨击当道的激愤情怀,文章很有骨力。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记游,二是议论。第一部分记叙拜谒太白祠墓及观览谢公池的景况和心情。此段又可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写泛舟前往太白祠墓。作者选择一个“风日清美”的佳日,偕一僧携酒命舟,溯姑溪而上,往奠诗魂。开篇点出一个“奠”字,已定下全文基调,曰“僧”曰“酒”,又将“太白遗风”隐含其中,自是妙笔。“青山”位于安徽当涂县境内,与龙山隔河相望。南齐诗人谢朓常游于此,故又名“谢公山”。李白仰慕谢朓其人其诗,兼慕其地,曾在此营宅以居,临终有安葬于青山的遗愿。至于叙写沿途风光,仅取五个闪掠镜头:“渌水垂杨”、“诸峰迭翠”、“晋代衣冠”、“舍舟登岸”、“逶迤山道”,就概括出这一带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风光,益见精采。白紵、雷峰,皆有典故; 点出“晋孟嘉落帽处”的龙山,使人油然想起李白的名句:“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此诗借景言怀,可赞可叹。第二层,写李白祠墓。祠三楹,“牛溲马勃满之”,不禁令人晞嘘感叹。墓虽碑石尚存,亦仅存“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八字而已。然四周之松柏槐檀,苍翠劲道,则“皆数百年物”。这一浮雕式的笔触,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睹树思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风骨卓然可见。第三层,用插叙方法,写太白安葬与迁葬经过。太白病死于安徽当涂,始殡于龙山东麓,后来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令欧阳纵寻访诗仙后人,并遵太白遗愿,将其“蜕骨”改葬青山之侧,这已是太白殁后五十年的事了。作者摘引李白诗句,勾画出一个伟大诗人“一生低首谢宣城”的风貌,令人仰慕。第四层,写登山所见。行文至此,陡起波澜。既写出斜日将暝时万顷湖面“窈窕如镜”的绝美风光,又写出自己在两童扶掖下登及山颠时“几不辨门径”的寻幽之趣,可谓生花妙笔。此时,“听钟声自高林达涧底”,情含钟声之中,意在钟声之外,尤妙。第一天游踪至此而止,文章脉络井然。最后一层,写第二天的游览。黎明登楼眺望,湖山一气,天水一色,有如大笔淡扫的一幅水墨画,混茫一片,气象不凡,给人以心胸开阔之感,精神为之一振。这“湖山一气”四字,把谢脁这位善写山水的诗人风采是完全突现出来了。但作者在此只说“池”“宅”“井”三者同为一物,大有“江山故宅空文藻”之感慨。这既暗示其地之荒凉,也为下文展开大段议论蓄势,如箭待发,力在其中。
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以“呜呼玄晖”一语领起下文,随即放开笔墨,畅抒所怀。既叹谢脁当年以太守之尊,“五马双旌往来于湖山杳霭之中”,遗迹千年仅存; 复悲李白祠墓之“荒秽不治”,“不禁风流堙坠之悲”,读之令人泪下。文章至此,感情达到高潮。情蕴于衷,而发之于外。如果不是出于对诗人李白和谢朓的由衷仰慕之情,何能如此? 在这里,作者轻点老友祝公慨然捐俸修墓一事,从而引出“人患不砥行立名耳,岂患无知已哉”这一警语,更使文章精神升华到一个极高极美的境界。是的,人民是不会忘记那些民族精英的。千古知已,永记永存,作者生平向往李白的一片诚心,也因修墓一事的完成而可少酬了。文章一气呵成,至此戛然而止,如水之当行当止,恰到好处。
这篇游记不同凡响。叙事简要,议论精采,叙事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叙事的升华。作者不只是前来凭吊古迹,而是有所为而发的。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清初大兴文字狱之时,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知识分子的思想被禁锢得如同铁桶一般,没有一丝活气。作者往奠古人,正是悲悯自己。他在《青山拜太白墓》一诗结尾写道:“白星翰林我与君,但恨独逊君声闻。君谴我迁同失意,世上岂无高将军! 我去还山葺茆屋,脱屣富贵轻浮云。俯仰异代结知己,乔松谡谡迎斜曛。”这是把自己的悲愤表达得再明白不过了。“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这才真是作者此次游览青山的目的和他写作这篇游记的动机呢。
全文结构谨严,气脉直贯到底,语言也很平实,虽简而不枯。作者只随游踪所至,信笔写来,并不刻意求工,然而自有一股热力涌荡其间,活泼清新,给人以亲切之感。无论粗笔细笔,或浓或淡,或实或虚,很多都是耐人寻味的。如写游踪,多次计算里程,三里是什么,五里又是什么,巧妙地表达出瞻仰者的急迫心情,细思即觉非常动人。又如写谢公池数句,着力细写游鱼,似是闲文,却很有趣。这既写出一幅“鲤鱼跳水”的风景画,也刻画出一幅“山僧迷信”的风俗图。若非大手笔,何能如此?
作者不愧是一位散文大家,也不愧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散文清新流转,已如上述; 他的诗作也可与清初名家宋琬、王士祯等相抗衡。他这次来游青山,就写下不少出色的诗篇。至于他的这篇游记,因昔时交通不便,前人来此瞻仰者少,没有写出类似的作品,可算填补了一个历史的空白,这在我国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磨灭的美学价值,在旅游事业不断开发的今天,那就使得青山这一名胜之地更加增光添彩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埋了诗仙“蜕骨”的青山将永远令人神往,永远值得人们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