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寄外舅郭大夫》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②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③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释】 ①外舅郭大夫:作者岳父郭概于元丰七年(1084)五月由朝请郎提点成都府路刑狱,携作者妻及一女三子赴任,作者为奉母而滞留长安,此诗为别后所寄。②妻孥(nu 奴):妻子和儿女。③“深知”两句;化用杜甫《述怀》(“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诗意。
【译文】 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位信使,多么想向他打听我那远方妻儿的情形。明明知道他为我带来了消息,又怕他开口说出什么不幸。只要大家平安就不怕远隔千里,万水千山隔不开骨肉之恩。为了追求功名害得我老病缠身,提笔作书忍不住热泪纵横。
【集评】 宋·赵蕃:“学诗者莫不以杜为师,然能如师者鲜矣,句或有似之,而篇之全似者绝难得。陈后山《寄外舅郭大夫》,此陈之全篇似杜者也。戴式之亦有《思家》用陈韵云:‘湖海三年客,妻孥四壁居。饥寒应不免,疾病又何如。日夜思归切,平生作计疏。愁来仍酒醒,不忍读家书。’此式之全篇似陈者也。”(《章泉稿》拾遗)
宋·陈模:“吕居仁作江西诗派,以黄山谷为首,近二十余人,其间诗律固多是宗黄者,然以后山亦与其中,则非矣。后山集中似江西者极少,至于五言八句,则不特不似山谷,亦非山谷之所能及。如‘巴蜀通归使……泪尽数行书’,此宛然工部之气象。”(《怀古录》卷上)
元·方回:“后山学老杜,此其逼真者,枯淡瘦劲,情味深幽。晚唐人非风花雪月禽鸟虫鱼竹树,则一字不能作,九僧之流,为人所禁,诗不能成,曷不观此作乎?”(《瀛奎律髓汇评》卷四十二)
清·冯舒:“如此学杜,岂不敛手拊心?乃知后山若不入江西派,定胜圣俞。”(同上)
清·纪昀:“情真格老,一气浑成。冯氏疾后山如仇,亦不能不敛手此诗,公道固有不泯时。”(同上)
今·梁归智:“通篇全以感情运行,首联平静,颔联沉抑,颈联以淡淡的欢快挑起,尾联复归结于感慨哀痛。起伏跌宕,得自然之趣,尽真情之妙。”(《宋诗鉴赏辞典》第642页)
【总案】 后山诗学杜是否有得?在历史上是有争论的。金代诗人周昂就曾说:“子美神功接混茫,人间无路可升堂。一斑管内时时见,赚得陈郎两鬓苍。”(《中州集》卷四)然就本诗而言,其为学杜的成功之作,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本诗一则气象风格似杜,即像杜诗一样凝练沉郁;二则情意真切似杜;三则句法似杜,不仅三四两句直接从杜诗脱胎,而且全诗字句都具有杜诗那种沉郁深挚浑厚的特点。总之,本诗实践了陈师道从立格、命意、炼字等方面学杜的理论(《珊瑚钩诗话》卷二),故前人认为是“全篇似杜者”。
另外,本诗第六句存在一校勘问题:陈模《怀古录》引作“情亲未作疏”;方回《瀛奎律髓》引作“情亲未忍疏”。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说“‘不忍’、‘未忍’犯重,四十字何至失检点若此?以为逼近老杜,吾不谓然。”其实,《后山集》本作“情亲未肯疏”,并不与“不忍”犯重,故查氏之批评也就属于无的放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