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赠丁仪》诗意|阅读答案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封陈王,世称陈思王。曹植少聪敏,富有才学,曹操对他很宠爱,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由于他“任性而行,不自凋励”,终于失宠。公元二二○年曹丕即帝位,对他施行压抑和迫害,屡次将他贬爵徙封,四十一岁时郁郁而死。曹植的诗主要是五言诗。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 《赠白马王彪》和《洛神赋》是他的代表作。

《赠丁仪》这是在曹丕即位不久以后曹植写的一首诗。丁仪是曹操的属官,与曹植关系亲近;在曹操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时,丁仪有意促成其事,为此曹丕对丁仪非常忌恨。曹丕即位后非但不封赏他,还把他杀掉了。这是丁仪被杀之前曹植安慰丁仪的,表明自己是他的知音者,请他放心。可是曹植的这种安慰,由于其中也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愤世疾俗的不平之感,即“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把锋芒也引向了寡恩的最高执政者,所以不仅不能使人平息不满,反而会有火上泼油的效果。

这首诗写的是社会现实问题,但着笔的所在,首先乃是眼前的霜云风雨。诗人恼怨这种不好的天时,使得阴云不晴,涝雨成灾,造成农夫无有收成,落空了辛苦劳动的希望。应该说这是自然景象,但却是有社会蕴含的人化的自然界。因为曹植与丁仪原来的政治计划成为泡影,如同诗中的“黍稷委畴陇”的农夫,却是政治事实,这一寓意,丁仪是一看就懂的。其次是写历史,其中有两个人,一是寡恩不仁的齐景公,一是重情守义的延陵季子。这两个人作为镜子,在现世能照到谁的形象也是不难看出的。曹丕对此是很敏感的,他不愿“对号入座”。

这首诗哲理抒情的意味比较突出,晋代的许多人不平的咏怀诗,受此影响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