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风景名胜区·灵岩山》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吴县木渎镇附近,距苏州15公里,山面对太湖,距湖仅3公里,山上岩壑奇绝,泉石清幽,林木苍翠,殿阁嵯峨。向有“灵岩奇绝冠天台”和“吴中第一峰”的美誉。山多灵巧之石,尤以灵岩最为突出。“石芝昔含元气生,兹山始有灵岩名”,早在1700年前的晋代,即名灵岩山。又因西麓山石深紫,可以制砚,又名砚石山。灵岩山怪石嶙峋,旧有12奇石和18奇石之说,名称由来,多与神话传说有关,内容涉及吴王夫差和美女西施,因此格外引人入胜。灵岩山有关春秋时代吴王的遗迹甚多,根据史籍记载,越国美女西施来到吴国后,深得夫差的宠爱。吴王为了讨得西施欢心,特地在灵岩山为她修建一座富丽堂皇的馆娃宫,宫里“铜勾玉槛,饰以珠玉”,宫西山顶还辟有御花园一座,园内遍植奇花异卉,据说这就是江苏最早的皇家花园。相传现今山顶灵岩寺及其花轩一带就是馆娃宫遗址,此外关于吴王和西施的遗迹,山上还有:吴王井、玩花池、玩月池、响屧廊、琴台、梳妆台、砚池、西施洞以及山下的划船坞、采香泾、脂粉塘等。山顶灵岩寺,亦名崇报寺,始建于东晋末年,是中国佛教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在东南亚一代颇有声望。寺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近代重建。耸立于山顶的灵岩砖塔,九级八面,是南宋年间(1127-1279年)所建,迭经沧桑,依然屹立。
〔古诗文赏析〕 灵 岩 明·李流芳
余往来西山,数过灵岩山下。戌申秋日,始得与起东及其二子梁瞻、雍瞻一登,余皆从舟中遥望其林石之秀而已。灵岩为馆娃旧址,响屧廊,采香径,琴台,皆在其上。石上有陷痕如履,相传以为西施履迹,殆不信。少时梦与友人,至此僧舍作诗,醒时记有“松风水月皆能说”之句。辛亥,同家弟看梅西碛,过灵岩诗云:“灵岩山下雨绵绵,香径琴台云接连,忆得秋山黄叶路,松风水月梦中禅。”盖谓此也。丁巳九月七日,西塘舟中题。
《灵岩》。这是一篇使人倍觉空灵的小品文字。一开始作者便说“数过灵岩山下”,“余皆从舟中遥望其林石之秀而已”。这一“遥望”,比亲临细察更有韵味。接着作者记述灵岩之古迹。灵岩曾为“馆娃旧址”,住过绝代美人西施。因而留有响履廊,采香径,琴台等古迹。所有这些,不论是耶、非耶,都足以将人浸入绮丽的梦境中去。不过,灵岩之美,还不止此。作者自己竟有一番惊人故事在其中,那便是:“少时梦与友人至此僧舍作诗,醒时记有‘松风水月皆能说’之句”。至此,作者仍然抛开灵岩秀色不说,而告诉我们这样一件奇妙的事情。是耶?非耶?我们却愿意相信,就象愿意相信这里的美人遗迹一样。我们无法不想象这里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充满了浪漫的梦。此时我们之观于灵岩山。犹如水中观月,雾里看花,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于是接下去的那首诗,就显得自然而然,必不可少了。在前面文章的层层铺垫之下,作者开始真正提笔描摹灵岩山的画卷。在此之时,我们似乎可以想见作者已无需多想,无需构思,无需拘泥于格套,只是随心所欲地运笔泼墨,大作便可完成了。因为作者已得灵岩山之神韵,而无需注意形象本身了。只见画面一片空檬,灵岩山仍然是时隐时现的,它在雨帘之内,它在云雾之中,隐约可见的香径琴台,正如同隐约浮现在心底的历史传说,既让人神往美人的风采,又让人惆怅流水年华。千百年前的美人,已不复归,唯山水依然灵秀,仿佛生命的寄托。而一片迷蒙之中,忽而幽然地隐现秋山黄叶之路,使人疑惑,又使人猛醒,原来是梦中的情境已然袭来,松风低诉,水月晃动,犹如禅语,宛若天音。你只能记忆,体味,感受、琢磨,但你无可描述,也无可详说。在梦中你或许接近了某种真实的存在,而在真实的存在中,灵岩却只是一个梦。
这真是在说禅了。其实真正的山水正是需要体味而无可详说的。一篇山水文章亦是如此。它只需要你置身其中,而又飘摇其外,直至你就是山水本身。
(娜日斯)
〔现代散文〕 要是有人问我对苏州的印象,我就回答他一个字:“美!”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幽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苏州的美是含蓄的,要是不下一番寻索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
汽车一早出发,飞驰在稻田中间,稻子很肥,已经发黄,大概因为身子太重,都懒洋洋地躺在田里。我正暗中庆幸这一带的丰收,忽然迎面飘来了帆影。啊哈!这多奇怪。难道在稻田里行船?车子拐两个弯儿,飞上一道高高的拱桥,这才看到运河。大约在十多个世纪中间,这是一条血泪的河。为了挖掘河床,不知埋下几百万人的白骨。千万人的血泪变成稻粟,变成金银,变成绮罗绸缎。高高地堆在木船上。拉纤的是盛装的青年,船上是曼妙的笙歌。宫娃的胭脂染红了河水。血红的水里映出两岸蔽天的旌旗。但是现在,它成了一条生产的河,一条欢乐的河了。你看,清清的水流里正有一个驾娘挺起胸脯,摇着双浆来了。她的船和大大小小船只一样,正把粮食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站在灵岩山跟前,并不觉得它有什么出奇。不过是一个有树的山丘罢了。沿着石级走上来。石级很宽,据说这是“御道”,是为清朝皇帝南巡修的。我走到山腰,站在“迎笑亭”前,回头一看,不禁呆在那儿了,多么美!眼下是一片松树的海。没有风,但是闭上眼睛,就能听到一种飒飒的声音,正如风平浪静的时候,海水舔着沙滩的声音一样,深吸一口气,就闻到松脂的清香。那无边无际,暗绿中透出淡黄的,不是稻田么?这儿那儿,星星点点,树丛中隐隐约约的,不是村落的茅舍么?稻田和村落中间,有一条银色的线。这是一道笔直的小河,它带着忽明忽暗的倒影。向远山的苍茫流去,那苍苍茫茫的地方,正是有名的太湖,天气有些阴暗,远处似乎有雾。可惜看不清太湖的面目,只见水色映着天色,天边接水边,而在水天之间,有三点五点淡淡的,淡得快要看不见的渔舟的影子,传说这道小河是为西施到对面象山取香开凿的。你怎能相信,这条满怀青春的小河倒有两千岁年纪。正如我跟前这座“笑迎亭”,一个四角方方的房子,你怎能相信这就是诗人苏东坡的遗迹!可是如要周围的美景把你迷得神魂颠倒,你是什么都会相信的。
有两尊石刻的西方接应佛,在半山里含笑迎人。我正陪笑欣赏它们,不料做向导的农妇在旁大发诙谐,她说:“这是石匠摆在这儿做做广告,没啥道理的。”我不禁呵呵大笑,石头也有不同的命运。把它放在荒草野坡;人们应拿它插科打诨;把它放上莲台宝座,人们就向它顶香膜拜。不见灵岩庙里,三丈金身下边,正有虔诚的老妇人,在蒲团上合掌跪拜,把额头低低地碰在地上,这种景象在北方很少见,在江南却很不稀罕。这个灵岩寺高踞在山顶上,俯瞰着尘烟迷离的苏州城和烟波浩渺的太湖。大殿上,玲珑的大长明灯高高地悬在半空,灯芯放出摇曳的光焰。紫铜炉里,檀香散出馥郁的烟气。看来和尚花了不少心血,要保持一个华严的境界,一种空灵的气氛。可是这境界,这气氛,到底给人间的欢乐冲破了。游客出出进进,指点着那跌坐入化的如来和那攒眉怒目的金刚。法力无边的金刚,在人们心目中成为艺术品了。
寺院的左边,有一尊多宝佛塔。塔上砖零瓦断,砖缝里横生出小树。据说这是宋时遗物,六百多年了。这塔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早已不许游人靠近了。站在寺院外边,远望苏州城,看不清它的轮廓,好象一幅湿湿蒙蒙的水墨山水,情致就在雾气氤氲之中。寺院外边有许多怪石,叫做石龟、石鼠、石髻、僧点头,且莫笑古人巧立名目,这儿是诚则灵,只要你相信,你越看它就越象
在这个多宝佛塔的对面,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向导妇说,这是西施游玩和梳头的地方,真叫人作呕。为什么一定把这个粗俗的园子和我们古代的美人儿连在一起?且慢,我们还是回到西施洞。这个石洞就在灵岩寺下,尽管它毫无出奇的地方,我总还听到一个美丽的传说。战国时候,吴王征服了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后来勾践回国,蓄意报仇,每天睡在草上,舔一口猪苦胆,这样磨练自己的意志,后来终于又灭了吴国,这个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传说这个石洞,就是当年勾践被囚的地方。越王获释回国之后,吴王夫差挽着西施的手,来到这儿,向她夸口怎样扑灭了越国,怎样臣服了勾践。西施是越国人,是勾践物色来送给吴王的。当时听了,心中愀然不乐,却又不敢形于颜色,只是惨然一笑。这一笑倒有了意想不到的媚力。吴王以为她喜欢这儿,就把石洞送给她了。此后西施天天到这儿,怀念自己的家乡。我们从前只知道西施有胃病,常常捧着心口,紧紧蹙起眉头,所谓:“西子病心而美”,不料在民间的传说中,她却成了一个爱国者了。人民就是这样,凡他所爱的,都要染上一点儿美丽的色彩。
(于敏)
〔民间文学〕 苏州的灵岩山又叫象山,它的形状如同一只大象,长长的鼻子朝北伸得老远,象背上过去曾经有过一座美丽的宫殿,就象一个精美的马鞍,它的名子叫“馆娃宫”。
这已是两千多年前的事了。吴王准备迎接西施,就选了风景最幽美的象山,在山上建造“馆娃宫”。
“馆娃宫”造了五年,宫殿造得象月宫,吴王想尽办法要博得西施的欢心。西施高兴时也穿起木屐跳舞,跳吃力了,便在殿前的一个池塘里沐浴。因为她和宫女们身上的脂粉香气太多了,所以,这个池塘叫“香水溪”,又叫“胭脂塘”。池里种了荷花,吴王还命人造了一只精巧的小船。他和西施经常在小池塘里“泛舟采莲”。后人谈起吴王的“山顶行船”,总要和后来的隋炀帝“陆地行舟”相提并论,怨恨他们荒淫误国。
西施到了吴国后,一心思念故国,心中闷闷不乐。西施多愁急坏了吴王。吴王对西施说:“我的好妃子,你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开口要,闭口有,还有什么不称心的?除非天上的月亮不好拿下来给你。”西施说:“我懒得抬头看月亮,你能把月亮拿下来,让我看月亮不用抬头吧?”吴王听呆了,西施却出了一个主意,叫吴王在御花园中另开一个小池塘。她要和吴王一起在那里赏月。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微波荡漾,月影闪闪,西施用双手捧了池水,月影立即映在手中。她对吴王说:“你看,我能玩月于手中。”吴王赞美西施聪明,西施却得意地笑了。从此,这个池就叫“玩月池”。
据说,西施在馆娃宫只有过两笑半,一次在玩月池,一次在西施洞,半笑在箭香泾。
提起“西施洞”,还有一段故事,有一次吴王和西施到象山馆娃宫避暑,走到半山一个石洞边,吴王得意地说:“这个石洞关过越王勾践,他曾在这里蓬头赤脚当马扶。”西施听了很难过,脸上却不得不装出笑容。吴王忙问:“爱妃有什么好笑,莫非我讲的不对?”西施忙岔开说:“这石洞里凉风习习,好象回到家乡,心里很高兴。”吴王听了说:“天下以爱妃为最美,以你的名字最好听,这个洞就叫它‘西施洞’吧!”
又一次西施和吴王在山顶远望,望到白茫茫的太湖。西施心里想,太湖那一边就是越国。有朝一日事成之后,倒要考虑一条近便的去路。她便向吴王说:“我看到前面有一座小山,叫什么山呢?”吴王说:“那是香山。”西施问:“为什么叫香山?”吴王说:“我命人从越国带来的香草,都种在那山上,这香草炼出来的香水,是专门供给你用的,所以叫香山。”西施听了露出一丝笑意说:“到香山去可怎么走呢?”吴王说:“这里下山到木渎乘船就可以到香山。”西施摇摇头说:“要兜这样大一个圈子,太远啦!”吴王听了,马上叫人拿来弓箭,对准香山方向“嗖”地一箭射去,又马上丢下一枝御令箭对手下人说:“以箭开河!”河开好了,吴王与西施经常乘着画船,一路吹箫弹曲到香山去采香草。河的两旁种了杨柳桃花,河里种了荷花。如今,从灵岩山望下去这条笔直的河,就是“箭香泾”。又叫“一箭泾”、“箭泾河”、“采香泾”。
西施时时刻刻在盼望越国的兵早日打来,她想得可周到呢。木渎有句老话:“山上十八景,山下十八影”,十八景就是木渎街上原来有十八口井,据说是西施叫人造的。西施深谋远虑,这十八口井是为越兵打来时吃水用的。传说后来当越兵打来时,只只井里放了砻糠,西施为啥要越兵吃井水呢?因为井水比河水干净。为啥要在井里放砻糠呢?因为井水太泠,赵兵打仗跑得满头大汗,一喝冷水就容易吃坏肚皮。水里有砻糠,就先要用嘴吹一番,或者用手拨一拨。这一吹一拨就是歇息一会。这样吃下去不容易生病,身体好就能保证打胜了。
(袁震 金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