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马鞍山·太白楼》诗词散文赏析

《马鞍山·太白楼》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马鞍山市采石翠螺山南麓。又名谪仙楼、太白祠、青莲祠。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寄寓当涂,曾多次泛舟于采石至天门山的江面,徜徉于采石与青山之途,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如《望天门山》、《牛渚矶》、《夜泊牛渚怀古》,《横江词》等,使采石矶名扬海内。后人为纪念李白,建立了这座雄伟壮观的楼阁。太白楼建于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今有人根据明嘉靖十年《及平府忠》记载,认为太白楼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因当地老百姓视李白为谪降凡间的神仙,故初名谪仙楼。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因游人“点烟落火,火忽毁楼”。康熙元年(1662年),太平府知府胡季瀛倡募重建,由御使江南道周亮工书额,易名太白楼。同时,还重建了“唐供奉李太白祠”,即将北宋末年建在采石镇神霄宫内李白墓前的李太白祠,移建于太白楼后。这便是李白祠与太白楼合璧之始。今楼系光绪二年(1876年)所建,马鞍山建市后又多次拔款修葺。太白楼同武昌城下的黄鹤楼、洞庭湖畔的岳阳楼、赣江之滨的滕王阁,合称“三楼一阁”。太白楼依山傍水,是一座采用传统建筑样式的木石结构楼阁。高18米,进深34米,宽17米。主楼三层两进,前楼后祠。今太白楼后又建一栋古朴典雅的房舍,取李白“飞羽觞而醉月”之句,命名醉月亭。与太白楼右侧相连的彭公祠和李公祠,1987年被改建成李白纪念馆。馆内珍藏着原立于蛾眉亭内的万块古石碑和现代名人的碑文石刻。还陈列着历代文物、绘画、诗篇、楹联等,有李白手书复制品、各种版本的诗集以及国内外学者专家研究李白的论文专著。纪念馆后院内有一座“风月共赏清风亭”。

〔古诗文赏析〕 太白祠 清·施闰章

太白骑鲸去,空留采石祠。

当轩千里水,绕屋万松枝。

山月长清夜,江云无尽时。

谁将一尊洒,把臂共论诗。

李白与采石矶,就象翠螺山上的“联璧台”一样,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采石也因李白而扬名中外。清代顺冶年间许岩光《重修太白楼记》云:“大江之左,名山无限。其中伟人杰士,以山得名者,亦无限。独采石谪仙楼,山与人最著。……采石非能名谪仙,乃谪仙名采石也。谪仙亦非以采石著诗名,乃谪仙之才之识之胆,足以横天门而跨牛渚也。”太白祠成为采石凭吊观光的重要所在。建造以来,便有无数文人墨客题咏于此。施闰章此诗,在众多歌咏李白的篇章中是饶有兴味的佳作。

诗的首联,从李白酒醉捉月、骑鲸飞升的历史传说写起,引发凭吊之意。“太白骑鲸去”五个字,却描绘出一幅充满神奇幻想的图画:白衣仙人李白,骑在鲸鱼背上,悠然飞向云天。这是留在千百年来人们记忆之中的李太白形象。谪仙留给人们的,而今只有这祠堂,在采石矶头,兀然树立于历史的风云之中。“空”字耐人寻味。采石太白祠空在,而人已骑着巨鲸归去,诗人怅然若失,一种恨不同时的感慨油然而生。

“当轩千里水,绕屋万松枝”。诗人凭轩而望长江蜿蜒千里而来,流向远方:围绕太白祠周围的是苍松蓊郁,青翠欲滴。江流滔滔,是永恒自然的象征,苍松挺拔,是诗人高洁人格的象征。二句貌似写景、实际上仍是在写情,写对李白的敬仰和深情的怀念。

“山月长清夜,江云无尽时”。貌似写景,仍在追怀。月亮是李白喜爱描写的意象。每当入夜,山水在明月的笼罩下,会变得更加神秘诱人。明媚的月光几乎成了李白心目中的图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那月色曾给予诗人以多少心灵的安慰,而今,当山月仍象当年那样朗照,江云仍象当年那样悠悠不尽,诗人便会产生一种渴望:那骑鲸归去的谪仙会不会又突然归来,谁能唤取红巾翠袖,把盏共酌,与大诗人开怀畅饮,共论诗文,了此心头之愿呢?“谁将一樽酒,把臂共论诗”,行文至此,情感达到高潮,戛然收住,使人回味无穷。

全诗情景相生,浑然一体,怀古之意充溢于景物描写之中,于虚实之间传达出神韵。

诗人地下有知,也该添一丝欣慰的微笑吧?

(周家群)

〔现代散文〕 太白楼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带朴素的白粉墙,当中是一座嵌在壁上、金碧错彩、小巧精致的门楼,下面是一块蓝底填金的横额,上写“唐李公青莲祠”。门侧一对石狮。这种建筑格局正是典型的明代徽州风气。以李白为名由的建筑,全国不下二十处,但仅有面前这一所,是唐代就已存在着的。

进了祠门,迎面便可见一座明清之际大戏楼式的三层建筑。它采用我国传统的建筑式样,飞檐重阁,歇山屋面,廊厅相接,上下通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三楼檐下,横置“太白楼”匾额,系郭沫若书题。二楼檐下,还挂有“谪仙楼”与“诗冠盛唐”的匾额。檐下两壁嵌有一块重修太白楼记和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

我们在楼前观览过庭院、楼廓,又读过碑文,便跨入一楼厅堂。迎面是一幅巨大屏风,绘着一幅李白漫游采石矶的图画。两厢壁上挂有李白生平简介和李白游踪图,并挂有数千幅名人字画,给人以优雅清新之感。在二楼陈列室,迎面可见李白全身木本色楠木雕塑站像,仪态大方,栩栩如生。雕刻家们是据魏景描写李白容貌的诗句,参照五代大画家梁恺的“李白行吟图”进行雕刻创作的。其刀法劲拔矫健,功力犀利洒脱,洗炼概括;诗人头戴软脚幞头,帽枝倒垂落肩,两道剑眉高挑,两目炯炯有神,英气逼人。这迎风飘展的衣袂,昂首翘须的神态,把李白行吟赋诗,气宇轩昂,潇洒浪漫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出来。在太白楼的三层,我们又瞻仰了李白的黄杨木半卧像。底座的巨木,好象诗人伏身采石矶头,右手举酒杯,远视沉思,是李白“举杯邀明月”、“斗酒诗百篇”的生动写照,体现了诗人晚年凄凉愤懑忧国忧民的感情。我们站立诗人跟前,似乎听到了诗人相邀举杯声,又似乎听到了诗人在低声吟咏。

真是谈不尽的李白、道不尽的谪仙人哪!

(萧舍)

〔民间文学〕 在太白楼与李白祠相连的东庑廊壁上,嵌有一块石刻梅花碑。碑高2.3米,宽1.28米,是清光绪四年(1878年)兵部尚书彭玉麟所作。虽历经数百年,风采犹存。画面笔势淋漓,梅花朵朵,枝干挺拔;右下角镂有彭玉麟诗文题跋,也清晰可见。

说起梅花碑和彭玉麟画梅,有个关于彭玉麟的爱情传说故事。

彭玉麟是湖南衡阳人,16岁丧父,母子俩相依为命,靠写字卖画度日。同村一位叫梅姑的姑娘,长得似出水芙蓉,惹人喜爱。彭玉麟与梅姑自幼青梅竹马,长大后两人渐生恋情,因家道贫寒,彭玉麟未敢谈及婚姻大事。不久梅姑另嫁他人,未过几年就死于难产。梅姑死后,彭玉麟异常悲恸,一直念念不忘。后来,彭玉麟投奔曾国藩,因镇压太平军有功,官拜兵部尚书。以后他领兵驻扎采石,无事时就习作梅花以寄情思。每当画梅时,梅姑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仿佛又回到那消逝的岁月。彭玉麟越画越入迷,越画情越深。时间久了,他的梅花竟闻名于世。光绪四年秋,63岁的彭玉麟巡江抵姑熟(今当涂城),适逢采石太白楼重建落成。一天,他偕同幕僚登楼远眺,把酒凭栏,面对秋日长天,风帆鸥鸟,不禁心事浩渺,提笔作画,画就《梅花图》,命人建碑于太白楼,并赋诗作序。今天所看到的梅花碑石刻和诗文题跋,乃为当年真迹。

(匡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