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华门城堡》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南京市城南。始建于五代杨吴天祐十四年(公元917年),为南唐都城的正南门。南宋绍兴(1131—1162年)初年,曾经修建加固,并设置了瓮城和券门。明代初年,朱元璋修建南京城,在南唐都城南门的基础上修建了此门。城门全部以巨形条石为基,巨砖为墙,以石灰糯米汁加拌桐油为粘合剂,坚固异常。中华门在明清两代叫聚宝门,因正对聚宝山(今雨花台)而得名。1931年,修筑城南中华路时,易名中华门。内临镇淮桥(古朱雀桥),外接长干桥。中华门城堡结构极为复杂,共由4道拱门和3重瓮城组成,城墙高达20多米,比南京城墙平均高度要高出8米多。现南北纵深128米,东西宽约118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南边的首道城门,上下共有3层,城上原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城楼,后毁于兵燹。下部砖石结构的台基保存完好。4道拱门除设有双扇木质铁皮包裹的大门以外,还加设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闸虽不存,闸槽仍在。中华门城堡最令人叹绝的建筑就是藏兵洞,头道城门上层7个,下层6个,左右两侧各7个,总计27个,大者可容纳数百人,小者可容纳数十人,总计可藏兵3000人,亦可作为守城部队休息和储藏战备物资之用。瓮城的东西两侧,还有宽达11米的登城马道,大队人马可由此登城,战时大批军备物资也可由此运输。中华门为明13门中最雄伟的一座,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瓮城。
〔古诗文赏析〕 乌 衣 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原为南京秦淮河上“二十四航”之一,又称大航,地当古城要冲。晋咸康年间(公元335—342年),因于此设朱雀门,故立朱雀浮航,丞相谢安当年曾在城门上置重楼,最高一层谓“朱雀观”,为观察天象之用。并立二铜雀为标志,朱雀桥亦由此而得名。朱雀桥东北一带即为乌衣巷所在地。三国孙吴时,这里是禁卫军的驻防地,因官兵身著黑色军服,故称为“乌衣巷”。东晋时,这里是王导、谢安两大族的府宅所在,因两家子弟喜着乌衣,被称为“乌衣诸郎”,谢混有“昔日乌衣游,戚戚皆亲姓”诗,巷因此而得名。
朱雀桥和乌衣巷系天然偶对,既是地理的如实反映,又可造成文字对仗的美感,还可唤起读者对历史的遐思,确实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诗篇的前二句刻意描绘了乌衣巷、朱雀桥一带的荒凉衰败。侧重点则落在野草和夕阳上,通过旧时车水马龙的古御道,变成了开满了野花的荒桥,反映了朱雀桥的冷落荒凉。这里的“花”作动词用,指的是花开。野草则寓意衰败。如果说这一句是指的静景,那么“夕阳斜”便勾勒的是动景,夕阳西下,余辉残照,不同的角度,游动的光线,使得乌衣巷格外显得冷落、荒寂,不仅如此,夕辉还使人感到有缕缕的惨淡之意。
按理,三、四句应该紧接着描写乌衣巷的现状,从而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感慨,但是诗人并没有采取这种浅露的手法,而是通过精细的观察,从小处着手,通过燕子的飞舞,加以巧妙的构思,寄托了极其深沉的感慨。作者借助景物的描写,写出了传颂千古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两族当年的高堂大屋哪里去了呢?当年进进出出王谢大宅的燕子,如今却飞入了寻寻常常的老百姓家。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通过信手拈来的燕子形象,暗示出豪门贵族的衰败,他们的荣华富贵,犹如流水白云、犹如一场春梦,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燕子的寿命是有限的,王谢堂前的燕子,是不可能从晋朝活到唐朝的,但是作者通过生花妙笔,显示了非凡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了古人和今人、过去和现在、繁华和衰败的强烈反差,向人们揭示出了这样的哲理:历史在前进,人事在变化,那些豪门权贵,终将回避不了没落的结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该诗系写于唐穆宗长庆四年至敬宗宝历二年作者任和州刺史时,作者本人并未来到南京,诗中的意境,完全是凭着诗人的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来的,因此它更具有含蓄之美,令人读后余味无穷。
(袁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