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大梦谁先觉》原文|译文|赏析

三国诗词《大梦谁先觉》原文|译文|赏析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释词】

①这句诗是从李白《与元丹丘方城谈玄作》:“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点化而来的。觉,佛家语,意思是会得真理以开心智为觉悟。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觉悟名觉,如人睡寤。”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已使用这个词汇。《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

②日迟迟:迟,慢。天长夜短,太阳落得很晚。《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赏析】

刘、关、张三访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知诸葛亮正昼寝,乃拱立阶下。过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睡醒,口吟一绝句。

亮相吟诗,是自我形象的集中写照。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的时期,诸葛亮为躲避战乱,隐居在当时相对安定的荆襄之地。他虽身在草庐,但熟识天下之势。而那些怀抱利器,争先恐后,朝秦暮楚的政客文人,看似明白,实则昏昧。他不仅头脑清醒,见识卓绝,而且十分自信:“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大梦谁先觉”,看似字句很平平,实则寄寓了很深的哲理,不能简单地归之为佛家、道家或儒家思想的阐释。佛家讲“觉”,《佛地论》卷一:“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大乘义章》卷二十:“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寤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所谓“佛”,就是完全、彻底的觉悟者。道家也讲超然世外,洞明世间的境界,如道家尊为“老祖”的陈抟那首《对御歌》所唱:“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酣睡。……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儒家典籍中早有“觉悟”一词,《荀子·成相篇》:“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意为醒悟。因此说,儒道释三者在长期的文化交融和浸润过程中,形成一种文化心理深层结构,影响着封建文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选择,很难说清是哪一种学说的直接赋予。隐伏在历史人物内心深处的文化积淀,常常在不同的境遇下就有不同的思想倾向的侧面表现,如“诸葛亮出山”这一回的不同场合下,诸葛亮亮相时,侧重于他的道家形貌:“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当他纵论天下三分之时,俨然是出将入相的儒官风度。待其出山之时,又嘱其弟“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又是一种儒道互补的心态。总之,是一种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表现,很难用抽象的哲理语言概述,用李白诗句概括诸葛亮当时的心态最为恰当:“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平生我自知”,暗合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如果说“大梦谁先觉”是虚指,那么“平生我自知”则是实指,它紧紧扣应在诸葛亮隆中对策的一篇系统而又精到的论述中。“自知”是十年隐居之静而修养成的正果。这里既包含着良臣择主而事的政治选择,又涵盖着出将入相的战略思想。既有远大的抱负,又有鞠躬尽瘁的责任。既顺乎天时、识三分天下,又承复兴汉室为己任的毕生奋斗。然而,这一切又都笼罩在轻松、自然、闲适的氛围里,忘情于草庐高眠,春日迟迟,悠然自得,遂心所适之中,充分展示诸葛亮的情趣和风范,“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

这首小诗是诸葛亮出场后第一次亮相,既是人物的心声,又是人物的剪影,整个色调是淡雅的,为浓墨重彩地描写诸葛亮隆中决策,做了一种白描式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