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杂感》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这首七言律诗的作者黄景仁,是清中叶很有才华的诗人。家境贫困,终生不得一官,却又自负很高。所以,他在贫病交煎之中,只活了三十五个年头。在乾隆年间,黄景仁诗名很大,可惜诗名并没有给这位有才华而没有好命运的青年诗人更多的东西。所以,在他的诗中,郁结着一种封建时代下层失意读书人的牢骚、辛酸、凄咽和悲愤。传统怀才不遇的题旨,在黄景仁诗中,不但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带上封建社会没落时期那样萧瑟、凄凉、无望的气氛。因此,获得晚清许多人们的共鸣。这首《杂感》,便是黄景仁富有个性特色的代表作,一直一脍炙人口。

诗的首联,强调一种情绪上的波澜:没有前途的失落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呜”,倾诉了思想感情历程的后半段:最初是对现实的失望,寄希望于神仙、道佛,企图在宗教信仰中寻求安慰;最后,仙佛并未能抚慰自己那颗在现实生活中受伤的心,仍然回到现实世界里来,无可奈何,只有独自一个,在夜间发出不平的哀鸣!开头两句提出了使自己悲愤感慨的困境:不满现实,又不能在宗教仙佛中解脱。思绪的痛苦,可以想见。

颔、颈两联,是首联情绪的原因,也是首联中那种悲愤不平感情的指向性和具体化。颔联两句说:“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写诗人自己平生遭际。黄景仁一生到处为官僚做幕僚,或做教书先生。每年总是春天离开家乡江苏武进,飘零江湖,到岁末才匆匆返乡度岁。“风蓬飘尽”四字,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很是恰当。人生坎坷,大志不伸,未免使这位有抱负的青年诗人慷慨悲歌了。在为宾为幕的日子里,经常陪主人饮酒赋诗。诗名也因此四处传播。但是,诗人的名气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道,就如风中飞絮,沾在泥泞中,依然身居下层啊!这两句结合自己身世遭遇,概括以形象出之,传达了诗人那股辛酸无奈而悲愤郁结的主体感受。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两句诗,特别为后人击节赞赏。这不仅仅是对仗工巧,音节响亮。更重要的是,这两句诗准确地表述出封建社会没落期中,一个有才华的诗人与社会环境的对立关系。在诗人的周围,十个有九个人应该白眼视之。据《晋书》记载,诗人阮籍能为青白眼。他欣赏的人,就青眼(瞳仁)相向。他看不起的俗人,就翻起白眼对着。以后,白眼就表示轻蔑、鄙视的意思。诗人对所处的社会环境,施以白眼,无疑是他愤世嫉俗,不肯同流合污的精神具体表现。但是,诗人是一个无权无财的书生,虽然不同流俗,却又不能颠倒乾坤,甚至连家庭生计也艰难困顿,真是壮志不伸,又百无一用!诗人愤恨社会环境鄙俗,又恼恨自己无力改变,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个人心境中两种感情的交战,更使诗人愤激异常。正是颔、颈两联四句,把“不平鸣”的原因,作了交代。

最后,诗人又把感情的波澜延伸到诗歌创作中来:“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旧时有人说,写了诗作,将来会应验的,因此被称为“诗谶”。黄景仁诗,悲愁愤激,比比皆是。有人说,这是诗谶,写诗还是平和些好。现在,黄景仁写下上面六句不平之鸣的诗句之后,想到人们的指责,但他并不以为然。“春鸟秋虫自作声”,春天鸟儿愉悦的啼鸣和秋天草虫萧瑟的歌吟,都是发自自身的天籁,是自然的声音。诗歌,也应是诗人内心自然真实感情的抒发,这是一种天性流露。即使辛酸悲愤,也是社会在压迫之下的自然流露。所以,只要诗歌发自内心,管它诗谶不诗谶呢!最后两句,实是开头“不平鸣”化作诗歌的具体交待。

黄景仁这位短命而有才华的诗人,社会对他是冷酷的;他的一生也是悲惨的。他把自己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浓缩为一首律诗,实在寄托自己无限的悲愤、凄凉。几百年之后,我们从这首诗哽咽而出的句子里,仍然可以感受到黄景仁一颗破碎之心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