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这首词写晚春景色,表现年华迟暮与身世不偶的深沉喟慨,但却未作正言庄语,而是假比兴寄托之法以曲笔出之,就格外显得委婉多味、含蓄有致。

“漠漠”,寂静无声;“春芜”,充盈绿意的草地。这里实际是说,新绿畅茂,百花凋谢,田原间一片寂寞气氛,因为“春不住”,已到了韶光尽老的春残时节。首句虽淡淡道出,也已轻轻透露着某种深长的、难以掩抑的伤感惋叹情绪,给全篇定下基调。“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两句,当是“废园”实境的写照:小径上生满野草,荆棘丛蔓,致使偶尔的行经者都难以通过;再从字面看,亦无甚费解处,但在它的深层,是否还隐涵有现实局势的特定取向呢?联系龚自珍屡遭倾轧排挤,浮沉宦海中,始终郁郁不得志的遭际,则他感愤仕途多舛,奸佞猖獗而抱负难伸的意思,就昭昭可见了。如果此说不失之穿凿,那么,下面的“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两句也便可断为承上直下,于章法一脉贯注了。你看,柳絮飘舞,像濛濛细雨般迎面扑来,偏是它毫不痛悼春光的蓦然零落,仍是漫天飞扬。这本属暮春的惯常景象,可参见宋·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之句,但这里却怨怪其“无情”,并连下两个“偏”字,则那轻狂簸薄的随心恣纵意态,便极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若推言之,“有情’的是什么呢?恐怕唯有落红纷纭满地,香销玉损了。进而言之,国事倾危,犹如风摇雨飘,朝廷上众多的碌庸浑噩之辈偏不以为念,仍在沉酣歌舞享乐,至令有识之士扼腕叹息“无情”。

上阕取景较为阔大,下阕则专注到一物。“绣院”,有花木的院子,此处实指“废园”。“深沉”,是说绿阴遮地,层层深入却阒无人迹,满目凄凉里,不由得要问究竟“谁是主”?四顾俯仰间,只见“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独有它明艳胜火,在寂寞里燃烧着青春的热情,给心头带来些许温暖和慰藉,似乎是逝去的春光残留于尘世的唯一征兆,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孤花表春余”意正同此。但结尾两句“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又翻过一层,叹息它虽芳姿绝佳,却不为人知,难见重于世,说“莫怨”,其实正是极怨;说“不合阳春暮”,正是因岁月迟暮、花不及时所致。这里为自己的不合时宜,浮沉下僚胥吏难以施展经国济民的理想而怨愤。另一方面,无人折取”云云,又暗含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之意,谓好花须逢辰开,否则将无人欣赏,借此勉励应爱惜少年景光,有所作为,莫因良机空逝而徒然叹息。

龚自珍是近代文学的开山大家,其时社会急遽动荡,内忧外患渐集,然朝廷腐败,人才沉沦,所以使他产生重重的忧虑;而藤刺牵衣、飞絮扑面、墙角孤花自明,皆景语中有情语,那种无限惆怅落寞的伤感意绪,正是他真实心态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