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这是苏轼以杭州通判之职出巡新城(今浙江富阴县新登镇)时所作。时为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此诗笔调如草野溪流,轻快自然,诗情如春风拂面,和煦温馨。
首联描述上路前情景。东风似有无限离别意,所以她轻轻吹断屋檐的积雨之声。这预示着这次山行将非常愉快。颔联两句写山路上所见。远处,初晴的碧绿山岭之上,几朵白云缭绕,如同戴上了轻柔的絮帽。而初升的太阳,又似挂在树梢的铜钲。颈联把视线收回到路上,矮矮的竹篱旁,几株野桃树上,红花微绽,似少女嫣然而笑。再看小溪边的翠柳,那长长的枝条,袅袅摇动,似在清清的水中欣赏自己轻盈的倩姿。尾联以过路人的身份来揣测境中人的乐趣。作为忽忽过客的我,感到大自然无限的温暖,那么,白云深处的西崦人家应更能饱享造物主的恩惠了。不信,你看,远处那缕缕轻烟之下,一定是他们为了春耕,在煮芹烧笋呢!
中国古典诗词最讲求的是“意境”。“意境”是意与境浑然为一而又以境传意。粗粗看去,句句是境,是客观景物的描写,但细细品味,又觉字字是意,是主观感情的抒发。这样“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姜夔《白石诗说》),从而达到令人涵咏无尽的境界。东坡此首诗,就颇得其真旨。诗中没有一句一字是直接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的,但是在对自然事物的描写之中,又没有一句一字不流动着喜悦之情。
这种境界的获得,需要极高的语言运用能力。这首诗苏轼采用了大量的拟人的手法,如东风有“知”、山岭“披”帽、日“挂”树梢、野桃“含笑”和溪柳“自摇”等等。用这种手法,诗人就把自己的情绪充溢到景物中去,而读者则可以在想象中感受到他的情绪波动。
融入了诗人感情的具体物象称为“意象”,多个意象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意境”。为了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这首诗中,东坡采用了带轻柔、自然感觉的意象:檐间积雨之声,岭上如絮之云,微笑的野桃花,低矮的竹篱,轻舞的柳枝,透明的溪水,就连山中人作饭,也是充满着自然气息的“煮芹烧笋”。这样,此诗脱尽“高处不胜寒”的雅味,而弥满了纯朴真率的自然气息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