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谢朓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李白对谢朓诗称服备至,经板桥时有诗云:“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徵。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又在宣城时有诗:“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登宣城谢脁北楼》)宣城太守谢朓的诗,深为李白嗟慕。

这首诗是谢朓自建康(南京)赴宣城途中所写,抒写江行沿途景色及赴宣城任的情怀。宣城在今安徽宣城县,新林在南京市西南,板桥即板桥浦,在今南京市南四十里。从南京往宣城,溯江而上,诗人江行眺望,面对景物的美好,思绪万端。开头两句,写刚离开京都的依恋情怀,“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西南江路长漫漫,江水则向东北奔流。“永”字形容逆水行舟之慢,“鹜”字形容水流入海奔腾之速,自然意象的两相对照,衬托出诗人骤离京都的矛盾心情。继而写途中景色,“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二句,别开境界。“识”字将江天的邈远,归舟隐约可见的开阔迷茫的景致充分体现出来,“辨”字耐人寻味,它突现了茫茫云海中的江边绿树,而这些树又是在缥缈朦胧的大自然中隐约相连的,写景入神,添了无限江岸秀色。诗人在江山行舟对远处的遥望,江天、归帆、云树的自然物引发起内心的联想,复杂矛盾的情思象江水一样在翻腾,诗意逐步向深层拓展,“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写对这次行旅心情的厌倦与不安,因为由京官改地方官,是仕宦的挫折;常年游宦,也习惯了孤独的生活,自己对目前处境的怅惘的情思,于此流露出来。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不是停留在追悔和不满上,紧接着又以山野乐趣来宽慰自己,解开心中的症结所在:“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他处于两种矛盾心理的互相冲击和统一之中:这次离开京都去宣城,作为一个宦途中的失败者,内心是烦闷不安的,但如留在京师,免不了被卷入朝官的斗争中去,心神困苦,倒不如远走高飞,毕竟还是作官。到宣城去,一方面满足了禄位的愿望,又能处身山泽,获得沧洲情趣,隐居避祸,心灵深处得到一丝安慰。“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这里讲的是“沧洲趣”的具体内容,隐居于山泽,从此远离喧嚣的尘俗,可以遇到山水间的赏心乐事,心绪又进一步开朗。诗末以玄豹雾隐南山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心迹,“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句,出自《列女传·贤明》:“陶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独抱儿而泣。姑怒,以为不祥。妻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隐雾而七日不食,欲以泽其衣毛,成其文章。至于犬豕,肥以取之,逢祸必矣。’期年答子之家果被盗诛。”这两句是借以说明自己虽无玄豹那样的姿质,到宣城去也就类似玄豹那样隐于云雾之中,可以幽居避祸了。至此,心理底层的忧患意识就呈现无遗了,诗人沉醉于山水之乐,其最终目的是逃避政治的灾难,意蕴深微。

这首诗于写景抒情之中,笔调细密,对心理刻画细致传神。谢朓到宣城,怀着“江海虽未从,山林从此始”(《始之宣城郡诗》)的志向,一路上而对辽阔的江天,尽情抒发自己的山林幽趣。诗中特殊处有二,一是写景入神,秀句动人,“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的江中远眺,境界开阔,清新秀逸,有无限妙致,再现了大自然的意象美,成为历代传诵的名句。钟嵘说谢朓的诗“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叔源失步,明远变色。”(《诗品》)二是诗中篇末用古事,借古人成语,以自抒胸臆,亦自奇警,这首诗的玄豹雾隐南山故事的运用,体现了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