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与唐宋骈文·谢庄·月赋

南北朝与唐宋骈文·谢庄·月赋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濬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 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 收妙舞,驰清悬; 去烛房,即月殿; 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丝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诉皓月而长歌。

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 满堂变容,回徨如失。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 “善!” 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



本文选自梁·萧统《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

本赋是一篇叙事性的抒情赋。作者虚拟了曹魏时曹植与王粲两个作家月夜游吟的故事,描写了君王的夜宴、羁客的愁思和情人念远的情景。由于此文构思奇特,叙事与抒情融合无间,艺术感染力很强,在六朝赋文中颇有影响。



****



全文有六节文字,分四段——

第一段(1节):桂苑月夜,登临念远;

第二段(2节):月悬高空,关注人间;

第三段(3-4节):同样月色,效果迥异;

第一层(3节):月照君王宫殿,月下陶醉;

第二层(4节):月照游子异乡,凉夜自凄。

第四段(5-6节):月末岁暮,良人难遇。

第一段:桂苑月夜,登临念远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濬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一、诠词释句:

陈王与应刘——陈王,指曹植,陈王是他的封号。应刘,指应瑒与刘桢。二人均为曹植之朋友,因死在曹植之先,故称“初丧”。

端忧多暇与悄焉疚怀
——前句是说,无事闲闷而发愁。悄焉,默默地。疚怀,心里难过。

不怡中夜与清兰路
——不怡,不快乐。中夜,半夜。清兰路,清扫长满兰草的路。

肃桂苑与腾吹寒山
——前者说整理桂苑。腾吹,吹响。寒山与下句的秋阪,均为苑园中的山地。

濬壑、崇岫、斜汉
——濬壑(jùn hè峻鹤),深山谷。崇岫(xiù袖),高山。斜汉,指天上横斜的银河,在东边划了一条界线。左,东方。

北陆、南躔、暧空
——北陆,陆,黄道线,太阳在北方的行道。南躔(chán蝉),南行,夏天过去,秋天将到。暧(ài爱),昏暗。暖空,朦胧的天空。

齐章与殷勤与陈篇
——齐章,指《诗经·齐风·东方之日》篇中的“东方之月兮”句。殷勤,反复唸诵。陈篇,指《诗经·陈风·日出》,其中有“月出皎兮”之句。

毫、牍、仲宣——毫,笔。牍,古代写字用的木板。仲宣,王粲之字号。命仲宣,是拿笔牍交给仲宣,请他作文。

二、略述大意:

陈思王曹植,因友人应瑒和刘桢之先后去世,闲居在家,不免忧思重重。阁下长满了绿苔,台榭之间,也堆满了尘埃,心里默默在难过、不快乐。于是,半夜里起来去清扫长满了兰草的道路,整理桂苑,在寒山之中奏起了音乐。在出行时从简,于秋坡上行走,不再打着大伞。是时,横斜的银河在东方划出一条界线,太阳运行的方位与线路,也发生了变化,已从夏至时的偏北移向了冬至后的偏南,现在季节正处在秋冬之交。腾腾的雾露,使天空朦朦胧胧的,而明月的光芒却仍然漫天照射。他用低声沉吟《诗经·齐风》的“东方之月”;反复唸诵《诗经·陈风》的“月出皎兮”。并即拿出笔和木板交给王粲,请他撰写文章。



第二段:月悬高空,关注人间



仲宣跪而称曰: 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千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一、诠词释句:

东鄙幽介与长自丘樊
——东鄙,指东方偏僻地方。王粲系山东金乡人。幽,暗。犹言孤陋寡闻。介,轻贱。这是作为臣下的谦词,是说我是东方偏僻的无学之士。长自丘樊,是说出身在山林野处。

昧道懵学与孤奉明恩
——昧,无知。懵,懵懂胡涂。孤,通“辜”,辜负。奉,承受。明恩,英明君王的恩命。

沉潜与高明——沉潜,指地,沉静于下。高明,指天,“经”与“义”,都是指天然规则,即所谓“天经地义”。这句是说,天和地形成以后。

日以阳德二句——日具有阳的德性,月也有阴的精华。

扶光与东沼——扶光,即扶桑之光。东沼,指旸(yáng阳)谷。这两处,古代均认为是日出之处。《淮南子·天文》:“日出于(旸)谷,浴乎咸池,拂乎扶桑。”

玄兔与素娥——玄兔,神话指月中的黑兔,此指月光。素娥,即嫦娥。神话说后羿妻嫦娥窃不死药奔入月宫。月色白,故称“素娥”。

朒、朓、朏、魄
——朒(nù怒),指阴历初东方的上弦月。朓(tiào跳),阴历月底西方的下弦月。朏(fěi匪),初生的月亮。魄,成形的月亮。这是说,月亮以上下弦的月缺现象来警示人们不可以自满;又以月的盈亏,启示人们应以谦虚态度处世。阙,通“缺”,指月亮不圆。冲,谦冲,指月有盈亏。

顺辰通烛与从星泽风
——辰,指十二地支的时辰。顺辰,顺着十二时辰运行。烛,照。泽,雨。后句是说,月行至某一星宿就会发生变化,如遇到毕宿星就会下雨;遇到箕宿星就会刮风等。

台室与轩宫与增华、扬采
——台室、轩宫,均星座名。增华,增加光华。扬彩,发扬光彩。

委、沦与照、精与吴业昌、汉道融
——委,沦,均指月光照射。照、精,均指月光。吴业昌,相传三国时东吴开创帝业的孙策出生时,其母曾梦见月亮入怀。汉道融,西汉元帝皇后出生时,其母李夫人也梦见月入怀而生女,遂为皇后。融,和洽、顺利。

二、略述大意:

王粲向陈王曹植施以跪拜礼后说:我生在东方僻壤,长在山野中的一个不学无术之士,本领有限,深怕有负君王重托之恩德。

据我所知,地沉静在下,天高朗在上,天地形成之后,日具有“阳”的德性,月具有“阴”的精华。太阳挟着扶桑光彩自水里出来,月亮当太阳落入长满若木花的幽谷后,相继出来。且引着黑兔奔驰在天帝之台榭,又聚嫦娥于帝之后宫。月初,月亮出现在东方,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它则以上弦下弦之“月缺”现象,警戒人们不可自满;初生的月与成形之月,则以月之盈亏,启示人们应保持谦虚态度。月亮,一般都顺着地支十二个时辰运行,当月行至某一星宿时,就会发生天象的变化:如遇到毕宿星,就会下雨;遇到箕宿星就会刮风等。月亮还能为三台星座的星增加光华;也能为轩辕星座的星发扬光彩。月亮的光华照进三国东吴,而孙吴之帝业就繁荣昌盛;照到西汉,而使李夫人育女为皇后,汉道因此大顺大通。



第三段:同样月色,效果迥异



这段有两节文字,有如下两层意思——

第一层:月照君王宫殿,月下陶醉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 收妙舞,驰清悬; 去烛房,即月殿; 芳酒登,鸣琴荐。

一、诠词释句:

气霁地表与云敛天末
——气霁,雾气散去。地表,地之表层,即地面。敛,收聚。天末,天际、天边。

山椒、流哀、江濑
——山椒,山巅。流哀,发出哀鸣。江濑,江边沙滩。

清质之悠悠与澄辉蔼蔼
——清质,指月亮清朗之体质。悠悠,缓缓地。澄辉,清澈的月光。蔼蔼,温柔之状。

列宿掩缛与长河韬映
——列宿(xiù秀),群星。掩缛,掩没了光彩。缛,华丽。长河,指银河。韬(tāo滔)映,隐没了光辉。

柔祇雪凝与圆灵水镜
——祇(qí其),地神,代指大地。雪凝,积雪。圆灵,指天。水镜,如清澈透明的镜子。

连观霜缟与周除冰净
——观(guàn灌),可以望远的高楼。连观,一个接一个的楼台。霜缟(gǎo稿),白色的生绢。此喻白霜。周除,周遭的台阶。除,此指台阶。冰净,如冰一样明净皎洁。

厌晨欢、乐宵宴与收妙舞、驰清悬
——“厌晨欢”二句,不满足日间的欢娱,而喜欢夜间的欢宴。“收妙舞”二句,指妙舞清歌都停歇了。收,停止。清悬,清妙的音乐。悬,指代挂在架上的乐器。

去烛房、即月殿与芳酒登、鸣琴荐
——去,离开。即,走向,到达。月殿,有月光照着的厅堂。登,端上。鸣琴,声音悦耳的琴。荐,奉献。此指弹奏。

二、略述大意:

当雾气散去,大地一片澄洁,乌云都蜷缩到天边,洞庭湖开始兴波作浪,湖边秋树也首见落叶。黄菊的芳香弥漫于山巅,寒雁的哀鸣也流浇在沙滩上。见那清朗的明月冉冉升起,向大地播散下柔和的光辉。群星的光华被清朗的月光所掩盖,那长长的银河,也因明月而失去了清晖。皎洁的月光照耀得大地如蒙上了一层白雪;那蔚蓝天空在月光下有如澄明透辙的镜子。宫中一爿爿高楼,被月光照得同霜一样的洁白,周围的台阶,也被照得似冰一样的明净。在如此月夜美景的逗诱下,君王讨厌白昼娱乐,而喜欢夜晚的欢宴。于是,停止了一切歌舞与音乐,离开点着辉煌蜡烛的宫室,来到月光照射着的厅堂,端上喷香的美酒,奏起幽雅悦耳的琴音,终于在月光下陶醉了。

第二层:月照游子异乡,凉夜自凄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丝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 《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诉皓月而长歌。

一、诠词释句:

凉夜自凄与风篁成韵
——前者说,在苦寒的凉夜之中自感凄怆。后者说风过竹林发出有韵律响声。篁,竹。

亲懿、羁孤、递进
——亲懿,即懿亲,至亲好友。羁孤,孤单羁旅在外的人。递进,一个接一个地来了。

聆皋禽之夕闻
二句——聆,听。皋禽,指鹤。这句说,傍晚听到鹤鸣声。朔管,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朔,北地。秋引,引,曲调。秋引,即秋天凄凉的曲调。

丝桐练响与音容选和
——丝桐,指琴。琴弦为丝制;琴身为桐木所造,故称。练,选择。练响,指调弦。音容,指乐曲风格。选和,有二说,一说,和,委婉,选奏风格柔婉的乐曲;又一说,音调选取与当时情景相和谐的乐曲。

徘徊二句——徘徊、惆怅,都是哀怨的样子。《房露》、《阳阿》,均为古代乐曲名。《房露》,即《防露》。

声林虚籁与沦池灭波
——前者说,风吹树林发出的天然声响,此时消失了。虚,虚掉,即消失。籁,天然声响。后者是说满是波纹的池水,此时也不见了。沦,波纹。灭波,平息了波浪。这是说,大气沉寂,万物静息。

情纡轸与诉皓月
——纡(yū于),曲折,郁结。轸(zhěn枕),伤痛。纡轸,内心痛苦,郁结不解。诉皓月,对着月亮诉说。

二、略述大意:

在这凄凉的月光如水的寒夜中,竹林里发出一种如歌似乐的声响。这时,至亲好友都不在身边,聚拢来的是一些孤身羁旅在外的人们。大家在听着夜晚鹤鸣之声,特感凄清;又闻到北方民族的音乐,奏的是一些凄凉的曲调。这些游子,也抚琴调起弦来,选奏那些风格委婉的乐曲。比如:饱含迟徊怨慕情调的《防露》和《阳阿》等古乐曲。于是,原来那些树林因风而发出的天然声响,现在也消失了;原来满是波纹的池水,此时波纹也不见了。总之,大气沉寂,万物歇息。在这种情景下,游子们心情郁结,满腹悲苦向何处寄托?找谁宣泄?惟有对着寒月倾诉。



第四段:月末岁暮,良人难遇



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 满堂变容,回徨如失。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 “善!” 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一、诠词释句:

迈、音尘阙、将焉歇
——迈,遥远。·音尘阙,信息隔绝。阙,通“缺”,空缺,没有。将焉歇,哪能住声?

余景就毕——景,月光。就,即将。毕,完毕,下山。

回徨如失——徘徊,傍徨。如失,像似丢掉什么。

又称、欲晞、晏
——又称,续唱。欲晞(xī希),将干。晏,晚,暮。

执事、献寿、羞璧
——执事,办事人员。献寿,向人进献礼品或敬酒。羞璧,羞通“馐”,美食。璧、玉璧。

佩、玉音、复之、斁
——佩,此指铭记。玉音,对别人言辞的美称。此指王粲的话。复之,将其反复诵读。斁(yì亦),厌烦。

二、略述大意:

其歌道:“远方的良人啊,音讯隔绝。地虽千里之隔,而明月却可共享。迎风叹息啊,哪能停歇不唱! 可是山山水水路程实在太远了,怎能迈越?”

歌声未歇,而残月影子却将沉没。于是,满屋子里的人们都变了颜色,在徘徊着,彷徨着,像丢失了什么似的。

其歌续唱道:“月亮已没了而寒露将干,岁时晚了,却没有一个知心人与我同归;在这岁暮之时,微霜也会沾湿衣裳,还是趁早快快回去吧!不要在外浪费宝贵光阴!”

陈王曹植答说:“很好!”于是就命办事人员进献酬谢礼品:美食与玉璧。最后又说:“我要恭恭敬敬地把你的嘉言警语铭记在心,反复吟咏不倦。”陈王出此言,是因为他拜谢王粲的规诫。



****



谢庄的《月赋》,虽然没有汉大赋的恢宏气派和穷物极状之程度,但它是此前一个时期的“涉月文学”发展的一次转折。将月球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并用专题形式加以咏叹,实为前所未有的创举。正如宋孝武帝读后对颜延之所说:“希逸(谢之字)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昔陈王何足尚邪!”(见唐·孟棨《本事诗》七)其实,宋武帝只说对了一半,谢赋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启了一个新阶段——自然物月球成为文学描写的重要对象,此后咏月、涉月之作,如雨后春笋地涌出了地平线。

说来有趣,宇宙诸天体中,地球同日球、月球关系特别密切。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即:文人与月球之间,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最早,以神话“姮娥奔月”为发端,开启了人与月间的种种奇特的密切联系。文坛上的许多诗文作家都喜欢取材于“月”来进行自己的创作。它几乎涉及诗词曲赋,以及散文、戏曲和小说等各个文艺领域。在《诗经》和《楚辞》的集子中,就有若干咏月或涉月的篇章。如《诗经·陈风》就有咏月专篇《月出》三章,哀悼一位英杰之士为统治者杀害之事;又在《诗经·齐风》中,有《东方之月》专章描写了男女幽会。在《楚辞》中也不乏类似篇章。及至汉魏、六朝的诗赋中,既有汉《古诗十九首》的《明月皎夜光》、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又有宋孝武帝高骏的《斋中望月诗》等等涉月诗歌佳作。但它们都只是状写月之体貌,或者作为起兴之用,一般均未作细刻深雕,更未见有深层情义之开掘。只有到了刘宋谢庄《月赋》的出现,对月的咏叹与描写,方才登上了新的高度,开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咏月涉月佳作,代不乏人,而且涉笔描月的人越来越多,题材内容与主题的发掘,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开阔,越深邃。

在这里,拟选录唐代以后各朝的咏月、涉月的诗、词、曲、赋作品,供大家鉴赏——

唐代:

唐代作家咏月诗或涉月的作品很多。凡是大家熟知的作品,只写篇目不录内容,而对不常见的作品,则予全部照录。以下各代体例同此。

初唐有:张若虚的名作《春江花月夜》和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卢照邻《明月引》、《江中望月》,以及陈子昂的《月夜有怀》等咏月佳篇。

盛唐则有:王维的《鸟鸣涧》、《山居秋瞑》;李白的《把酒问月》、《望月有怀》和《月下独酌》等;杜甫作品更多,约十多首,其中有《初月》、《江月》、《圆月》和《月夜忆舍弟》等。

中、晚唐:李益有《石楼山见月》和《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等,其后者诗云:

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客心定何似?余欢方自长。



(《李益诗注》第20页)



李贺有《月漉漉篇》诗云:

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粉态裌罗寒,雁羽铺烟湿。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入。秋白鲜红花,水香莲子齐。挽菱隔歌袖,绿刺罥银花。



(《李贺诗歌集注》第315页)



李商隐涉月诗有《月》、《秋月》、《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和《赋得月照冰池》等等,以最后一首为佳,其诗云:

浩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影占徘徊处,光含的皪时。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顾兔飞难定,潜鱼跃未期。鹊惊俱欲绕,狐听始无疑。似镜将盈手,如霜恐透肌。独怜游玩意,达晓不知疲。

两宋:


在宋代文坛上,咏月诗词文赋也不少。除了著名的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文赋《赤壁赋》,以及南宋陆游的《关山月》乐府诗之外,还有——

北宋梅尧臣的《依韵和秋夜对月》、《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和《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等,其最后一首诗云:

月下马蹄休扰扰,夜凉虫响竞嚣嚣。一杯独饮愁何有,孤榻无人膝自摇。北斗柄高天渐转,小冠簪冷发微凋。谁知静对颓然影,竟夕幽怀岂易聊。



(《梅尧臣诗选》第167页)



南宋范成大的《中秋清晖阁静坐赏月》也有名,其诗云:

前年银界接天迷,去岁金盘涌海低。漂泊相逢重一笑,秦淮东畔女墙西。



(《范成大诗选》第218页)



姜夔的自度曲《湘月》词云: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王十朋《中秋赏月蓬莱阁呈同官》诗云:

中秋玩月小蓬莱,风送婵娟入座来。樽俎论文清有味,湖山照眼净无埃。云生脚底蛟龙卧,影落人间鼓角催。把酒问天兼问月,何时此夜更衔盃。



(《王十朋全集》第190页)



元代:


张可久有涉月散曲《迎客仙·秋夜》和《水仙子·西湖秋夜》等,其后者曲云:

今宵争奈月明何?此地那堪秋意多。舟移万顷冰田破,白鸥还笑我,拼余生诗酒消磨。云子舟中醉,雪儿湖上歌,老子婆娑。



(《元人小令选》第153页)



宋方壶也有咏月散曲《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箇。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元人小令选》第205页)



王冕《十二月三日对月》诗云:

今夜初生月,客中仍独看。遥怜吾老幼,未解脱饥寒。破壁箪瓢垒,疏梅雪作团。再思先子训,默默泪阑干。



(《王冕诗选》第27页)



明代:


杨慎《中秋禁中对月》云:

汉家台殿号明光,月满秋高夜未央。银箭金壶催漏水,仙音法曲献霓裳。路车天远鸾声静,宫扇风多雉影凉。千里可怜同此夕,美人迢递隔西方。



(《杨慎诗选》第90页)



汤显祖有咏月涉月诗《晚霁待月有酌》、《鹭州钓月》、《月喦夜读》和《夜月太玄楼》等多首,其中最后一首诗云:

芙蕖花发出城游,江光云色映芳洲。下榻萦回金碧影,开灯还动,紫华楼。楼前嫋嫋垂云幄,楼上嘈嘈奏天乐。何如邀佩戏层城,真似吹笙停半岳。轻风拂袖解人酲,急雨能添别院清。高兴明星一回首,琪树苍茫河汉声。



(《汤显祖诗文集》(上)第222页)



清代: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有三首咏月诗,其中《卢沟晓月》云:

卢沟河即桑乾,河水黑日卢,故以名之。桥建于金明昌初,长二百余步,由路程入京师者,必取道于此。

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虫东分波夹镜明。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达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乾隆诗选》第120页)



黄遵宪《中秋夜月》诗云:

曾闻太姆会群仙,霞缛云絪敞绮筵。齐唱《人间可哀曲》,却忘天上是何年。横争丛博拚孤注,醉掷陶轮碎大千。賸取山河月中影,不成沧海不成田。



(《人境庐诗草笺注》(下)第943页)



综上所述,我国的文人与月球之关系,果然十分亲密。那么,他们为什么会结下这不解之缘呢?答案暂且悬着,请大家于茶余饭后思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