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葛胜仲·行香子》葛胜仲
葛胜仲
愁况无聊作
风物飕飕①。木落沧洲②。渐老人、不奈悲秋③。羁怀都在,鬓上眉头④。似休文瘦⑤,文通恨⑥,子山愁⑦。庭梧影薄,篱菊香浮⑧。强招寻、聊命朋俦⑨。穷通皆梦⑩,今古如流。且渊明径(11),子猷舫(12),仲宣楼(13)。
陶渊明像(局部)【明】王仲玉 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飕(sōu)飕:象声词,形容风声;也形容风物萧飒、衰败之貌。②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③不奈:不耐,忍受不了。④鬓(bìn):长在脸两侧耳朵前面的头发。⑤休文:南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⑥文通:南朝文学家江淹字文通。⑦子山: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字子山。⑧篱菊:谓篱下的菊花,典出东晋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⑨朋俦(chóu): 朋辈、伴侣。⑩穷通:困厄与显达。(11)渊明:东晋文学家陶潜字渊明。(12)子猷: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之子王徽之字子猷。(13)仲宣:汉魏间“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字仲宣。
鉴赏 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葛胜仲因朝廷礼制之事,观点与时论不合,责知歙州休宁县(今属安徽)。据王兆鹏《葛胜仲、葛立方年谱》定本词作于大观四年葛胜仲在休宁县任上。上阕写作者因悲秋引发漂泊贬谪的愁绪,既有身体渐衰之悲凉,对晚年才华枯竭的恐忧,也有对家乡故土的忧思。下阕写作者在萧疏秋景之中深感无聊,感叹时光流逝,萌生归隐的志向。
全词借景以抒情。上阕首二句用“飕飕”之声,“木落”之景写秋意萧条,与唐钱起“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江行无题》)之句境界颇为相似。万物萧索衰败,冷风吹起秋天的讯号,残枝败叶飘落水滨,见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首二句烘托出秋意阴冷凄凉的气氛。次三句点出本词的中心,“悲秋”与“羁怀”。作者作本词时39岁,从京都汴梁贬知歙州休宁县已经过了一年时间。古人常常会因悲秋而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容颜的衰老,古乐府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岳飞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皆是古代士人对立德、立言、立功的紧迫感的形象描述。
本词作者抒怀颇有特色,上下阕都连用三个典故作结。“休文瘦”指南朝文学家沈约常多病而腰瘦,有典故“休文腰”,如南唐李煜有“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破阵子》)之句。本词些处暗指作者身体遭受蹉跎磨砺而渐次消瘦,可谓有“人自垂垂老”(苏庠《菩萨蛮》)的凄凉。“文通恨”指南朝文学家江淹晚年有才思不及之恨,有典故“江郎才尽”。此处作者用以指自己深恐年老体衰,才华消减,一生功业无成。“子山愁”指南朝文学家庾信代表梁朝出使西魏被迫留仕长安后,在《哀江南赋》《愁赋》等作品中常流露出忧国思乡的愁绪,有典故“庾愁”。这三个典故暗示作者的遭遇,除了羁旅宦海漂泊之苦,还有怀念家乡故土之愁。
下阕结构与上阕对称。首二句写景起兴,烘托气氛,突出“影薄”“香浮”,暗示作者处境居所的凄清幽静。次三句抒发作者愁苦无聊的心境,作者视人生沉浮如梦,渺小如尘埃蚍蜉,而古往今来的历史与时间却像东流之水一样沉静而无情。末三句又用三个典故,作者之寄托尽在其中。“渊明径”,即“渊明三径”,指代隐士居住之所,取自东晋文学家陶潜《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句。“子猷舫”,指子猷泛舟的放达,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性卓荦不羁而好竹,隐居山阴。他居会稽时,曾夜雪泛舟访问友人戴逵,至其门不入而返,被后世传为佳话。“仲宣楼”,指王粲登楼抒怀不得志之苦闷。“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于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因避董卓之乱南下襄阳投靠荆州刘表,居襄阳十五年而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登当阳县(今属湖北)城楼,作传世名篇《登楼赋》。作者深知“穷通皆梦”,富贵功名,挫折与成功都只是“南柯一梦”,人生真正的归属当是隐者的随意洒脱和清淡放达,故当将一生悲愤与志向,寄托于千古文章之中方能不朽。
三国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可谓真切地表达了本词作者的心声。(张伟特)
链接 宋代的学官——教授。教授之官始置于宋太宗至道初,其时为皇侄等置师傅。仁宗庆历四年(1044),州学设教授一员为学官,由转运司或地方长吏辟差幕职州县官兼任,或举荐本地名儒担任。神宗熙宁四年(1071),在学生最多的京东、陕西、河东、河北、京西五路州学设专职教授,并改由中书堂除。六年,堂除范围扩大到各地藩府大郡。元丰元年(1078),全国各大州共有教授五十三员。徽宗崇宁、大观间,学校最盛,州学学生多者可设教授二至三员,全国三百多州、军,共有教授近五百人。南宋仍于每州设一员,极少数州郡设两员。教授总领州学之事,主要职责是以经术行谊教导学生,掌其课试升补;选差学职人员,主管学校人事;领护学产,掌学校财权;筹备、参加地方上在学校中举行的祀典;南宋时还兼管地方上的赈济救荒等事。宋代宗学、武学、律学、小学等,亦设有教授一至数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