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及近代散文·近代散文·孙诒让·《蚕桑验要》叙

元明清及近代散文·近代散文·孙诒让·《蚕桑验要》叙

中国蚕桑之利,肇自邃古,顾《诗》、《书》 所纪,率在齐、卫。自宋元以来,吴、越丝缯,衣被天下,而兖、濮古所称桑土者,其所产反恶劣,远不逮南方。盖物种之进退,与人事之精粗,有交相推嬗之故,其由来远矣。

自欧亚交通,中国利权尽夺,惟丝为我国独擅之利,而亦日趋于衰敝。盖法兰西、意大利、日本诸国,皆种桑饲蚕,其儒者以动植物学之理,精研而详察之,又以光热燥湿,求其性质之所宜; 其择种之精,种接缫治之巧,皆远出我上。然则蚕桑之利,昔由齐、卫而南移于吴、越,今乃由亚东而移于欧西,斯亦寰宇一大变局矣。

闻之西人,论中土地处温带,上腴陆海,其壤宜桑,而蚕种之良,亦甲五洲。徒以士大夫不究兹学,桑农女工,又拘守古法,不能通其精理,故桑既不蓄,而蚕尤以病为累。噫! 彼异域重译,于我国蚕桑利病类能精究而质言之,而我国乃卤莽从事,莫能改良以救敝,岂不可痛邪!

温州旧称八蚕之乡,郑缉之《永嘉郡记》 所纪蚖珍之属,今儒者率莫能举其名。往者,邑中间有事此者,咸以土桑种劣叶薄,远逊苏、湖,而蚕尤多病,西人所谓椒末瘟者,往往瀸渍委弃,莫能疗治。译务既盛,泰东西蚕学之书,迻译入中国,于是吾郡开蚕桑学堂以诵习新籍。惟学生不多,成绩未著。而私家从事者,皆尚沿用旧法,未窥新理。惟吾友吴君子翼,业此数年,覃研有得。故比来郡邑诸人,多以此耗绌,而子翼所养独善,其获丝亦甚厚。盖学与不学,其利害固相倍蓰也。

子翼以其数年所研究而试验者为书二卷,于桑则自选秧以至拥本采叶,蚕则自选种以至察病□丝,咸酌中西之说而发明之,又系之图表,以宣究其微义,信有用之书也。今子翼复以其书刊版以饷学者,俾郡邑从事者有所遵循,则吾乡蚕桑之学,行将渐兴,可望远轶兖、濮而近超苏、湖。更由是而进焉,精益求精,以与泰东西专家抗衡,则中国富强之机庶或在是矣,岂徒我乡一隅之利哉! 光绪癸卯二月。



****



本篇选自《孙诒让遗文辑存》卷七(原载《经微室遗集》卷二)。

这是一篇序跋类散文,是为友人吴子翼《蚕桑验要》一书所撰的序言。它的篇幅虽然不长,但内容丰赡,把我国当时蚕桑业的现状、落后原因和改进门径,以及对该书的评价等等问题,都说得一清二楚。文笔质朴畅晓,不作华饰。



****



全文可分五段——

第一段(1节):“中国种桑饲蚕之利,肇自邃古”;

第二段(2节):欧亚诸国种桑饲蚕,远出我上;

第三段(3节):中国种桑饲蚕落后原因;

第四段(4节):子翼研习新籍,所养独善;

第五段(5节):其书刊版,蚕桑之学,行将渐兴。

以下逐段略讲:

第一段:“中国种桑饲蚕之利,肇自邃古”



中国蚕桑之利,肇自邃古,顾《诗》、《书》 所纪,率在齐、卫。自宋元以来,吴、越丝缯,衣被天下,而兖、濮古所称桑土者,其所产反恶劣,远不逮南方。盖物种之进退,与人事之精粗,有交相推嬗之故,其由来远矣。

一、诠词释句:

齐、卫与吴越与兖、濮——齐、卫:齐,古国名,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地区。卫,古国名,今河南新乡、洪县和浚县等北部地区。吴、越:吴,古国名,今江苏南部与浙江北部一带;越,古越国,今浙江东部及江苏山东一部。兖、濮(yǎn pú眼仆):兖,今山东西南部及河南东部一带;濮,旧濮州,今山东鄄城和河南濮阳南部地区。

所产恶劣——指种桑养蚕状况很坏,产量下降,质量低劣。

二、略述大意:

中国植桑养蚕事业,相传在远古时,就有黄帝妃子嫘祖教民从事蚕桑活动,历史十分悠久。回顾《诗经》、《尚书》所载,此事最发达的是在齐、卫两地即今山东、河南等处。自从宋、元以来,吴、越两地的丝绸生产已很发达,产品传播满天下。然而,古时最适植桑饲蚕之地兖州、濮州等地区,生产反而大大恶化,产量下降,质量低劣,远远不及南方。这大概是物种变异和从事者耕作与饲养技艺退化所致,此事由来已久。



第二段:欧亚诸国植桑饲蚕,远出我上



自欧亚交通,中国利权尽夺,惟丝为我国独擅之利,而亦日趋于衰敝。盖法兰西、意大利、日本诸国,皆种桑饲蚕,其儒者以动植物学之理,精研而详察之,又以光热燥湿,求其性质之所宜; 其择种之精,种接缫治之巧,皆远出我上。然则蚕桑之利,昔由齐、卫而南移于吴、越,今乃由亚东而移于欧西,斯亦寰宇一大变局矣。

一、诠词释句:

欧亚交通——指欧亚各国国际之间的通往交流。

种接缫治之巧——指桑苗栽插嫁接和缫丝纺织技艺之工巧。

寰宇一大变局——指天下的丝绸生产与交易的经济格局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变化。

二、略述大意:

自从欧亚各国相互交往,货物彼此流通以来,只有丝绸一项还是我国的专利,然而,现在也已日益趋向凋敝。如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他们都已发展种桑养蚕事业,有学识之士都用生物学理论,对于蚕桑事业,加以精心研究和详尽考察,又使生产环境中的光、热、干、湿同桑蚕之本性相适应。他们那种选择良种上的精细和种接缫丝纺织上的工巧,都远远居于我国之上。在这种形势下,桑蚕事业之利好,即由往日的北方齐、卫移至南方吴、越,今日又由亚洲之东往欧洲之西转移了。这正是天下丝绸生产与经济格局在世界上的一个巨大变化啊!



第三段:中国种桑饲蚕落后的原因



闻之西人,论中土地处温带,上腴陆海,其壤宜桑,而蚕种之良,亦甲五洲。徒以士大夫不究兹学,桑农女工,又拘守古法,不能通其精理,故桑既不蓄,而蚕尤以病为累。噫! 彼异域重译,于我国蚕桑利病类能精究而质言之,而我国乃卤莽从事,莫能改良以救敝,岂不可痛邪!

一、诠词释句:

上腴——一作“上臾”。犹言“上壤”,即肥沃土地。

重译——多次反复转译。译,传言也。

类能——随人所能,各以其类。

质言——质实而言,即实言。说真实的话。

二、略述大意:

曾经听到西方人说过,论条件,中国地处温带,有陆地又有江海,土地甚为肥美,那土壤最适宜种桑,而蚕种之优良,也是五洲最好的。只是由于中国的士大夫们(指有知识者)不去研究这门蚕桑之学,而桑农女工,又都保守旧法,未能弄懂其中的精要道理,所以,桑树既不繁盛,而蚕儿更为病患所累。可叹啊! 他们异域外邦尚能经过反复多次转译,掌握中国蚕桑生产的实况。对于我国蚕桑的利、病,通过“随人(物)所能,各以其类”的精密研究,提出质实的真知灼见,而我们自己呢,却鲁莽从事,没有人能够拿出救敝之良策,这难道不是十分痛心吗?



第四段:子翼研习新籍,所养独善



温州旧称八蚕之乡,郑缉之《永嘉郡记》 所纪蚖珍之属,今儒者率莫能举其名。往者,邑中间有事此者,咸以土桑种劣叶薄,远逊苏、湖,而蚕尤多病,西人所谓椒末瘟者,往往瀸渍委弃,莫能疗治。译务既盛,泰东西蚕学之书,迻译入中国,于是吾郡开蚕桑学堂以诵习新籍。惟学生不多,成绩未著。而私家从事者,皆尚沿用旧法,未窥新理。惟吾友吴君子翼,业此数年,有得。故比来郡邑诸人,多以此耗绌,而子翼所养独善,其获丝亦甚厚。盖学与不学,其利害固相倍蓰也。

一、诠词释句:

八蚕之乡——旧称温州是出产“八辈蚕之乡”。据刘宋郑缉之所作《永嘉郡记》载:“永嘉有八辈蚕,蚖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初绩,蚖蚕四月末绩,爱珍蚕五月绩;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这是说一岁可收八度蚕茧,故而名闻天下。

郑缉之《永嘉郡记》——南朝刘宋员外郎郑缉之,曾编著《永嘉郡记》一书,但在宋代以后文佚未见。晚清瑞安孙诒让曾从《世说注》等古籍中辑录其逸文五十余条,编为一卷面世。据孙所云:“《记》中所记山川乡亭,最为详悉,今多不得其地。”据查,此书辑佚,今存三种,以孙辑之本,最为完备。

瀸渍委弃——瀸(jiān尖)渍,浸渍,意谓蚕运多磨。委弃,丢弃、抛掉。

泰西——西欧诸国的简称。泰,极也。泰西,犹言极西之地。

迻译、覃研——迻,移的异体字。迻译,即翻译。覃研,深入研究。覃(tán谈),深入。

耗绌——耗,消耗。绌,犹“屈”也,引申为不足。

倍蓰——蓰(xǐ徙),五倍。倍蓰,数倍。这句说,其利害所差很远很远。

二、略述大意:

温州过去有“八蚕之乡”的称誉,郑缉之《永嘉郡记》关于“蚖珍”之类,当今读书人没有谁能举出它的名字。过去县邑内从事蚕桑之业的,都用本地土种栽桑,质劣叶薄,质量远远不如苏州、湖州的;而蚕儿也特多病患,西方所说的那种“椒末瘟”,染上者往往遭到遗弃,因为没有谁能医治它。后来,翻译事务昌盛,外国西方蚕学之书,翻译后传进了中国,于是,我们温州才开办了蚕桑学堂,用来研习新书,可惜学生不多,成绩不显著。那些私家从事蚕桑业的,都是沿用旧法,未能窥探此事的最新学理。现在,只有我友吴子翼,从事此业已有数年,通过深入钻研而有所得。所以,近来本地其他从业之人,所受的损失很大,而只有子翼所养的蚕独好,获得蚕丝效益也很丰厚。可见,学与不学,其利害相差确实是很大很大。



第五段:其书刊版,蚕桑之学行将渐兴



子翼以其数年所研究而试验者为书二卷,于桑则自选秧以至拥本采叶,蚕则自选种以至察病□丝,咸酌中西之说而发明之,又系之图表,以宣究其微义,信有用之书也。今子翼复以其书刊版以饷学者,俾郡邑从事者有所遵循,则吾乡蚕桑之学,行将渐兴,可望远轶兖、濮而近超苏、湖。更由是而进焉,精益求精,以与泰东西专家抗衡,则中国富强之机庶或在是矣,岂徒我乡一隅之利哉! 光绪癸卯二月。

一、诠词释句

口与饷——前者,表示漏字符号。后者,通“飨”,给人以某些东西之意。

远轶——远轶,远远地超过。轶,超越。

庶或在是矣——庶或,或许,也许。这句是说也许就在这里了。“这里”,指推广吴子翼的养蚕经验《蚕桑验要》。

二、略述大意:

吴子翼用他数年研究和试验成果,撰成了二卷集的《蚕桑验要》。书中对于栽桑,自选苗以至培根摘叶;对于饲蚕,则从选种以至察病(缫)丝,都斟酌中西两说而从中发现其长而采用它,并且用图表方式说明它们的精微意义,确是一本有用之书。如今子翼又要将它付诸刻版面世,以飨后学,使郡邑境内从此业者有所遵循。那么,此书出版,即将使我们乡里蚕桑之学,逐步复兴,还可看到远超兖、濮地区,近越苏、湖两州的美好前景。可以此为基础,精益求精,更大进一步,用以同欧亚诸国同行专家相抗衡,那么,中国富强的时机,或许就在这里了。这岂只是我乡一隅之利呀!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月。



****



在这里,再着重讲几点:

一、本篇序文无异是一通关于中国蚕桑业发展的宏论

孙诒让为《蚕桑验要》所写的序文,简要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蚕桑事业的发展问题。因此,我们当以一篇专业论文来看待。它开宗明义,点出“中国蚕桑之利,肇自邃古”,随即又摆明现状是:由一个历史悠久的蚕桑大国,逐步沦为“泰西东诸国”的附庸,其经济(包括种植业、饲养业、纺织业,以及商贸业等)中心,已从亚东转为欧西,使中国国力大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是水土不宜?是品种不良?是人力不足?还是从业者懒惰?均非也! 其真正原因,只有两端,即:一是“士大夫不究兹学”,知识者不爱蚕桑这门学问。因此,就没人如西方那样,“以动植物学之理,精研而详察之”,使自己处于落后状态而不知的蒙昧境地。二是,“桑农、女工,又拘于古法”。于是“不能通其精理”,使桑之不蕃,“而蚕尤以病为累”。人们对此状况往往是“瀸渍委弃,莫能疗治”,事业于是半途而废。

面对如此危局,我国怎么办?

孙诒让在自己序文中开出两条途径:

第一、引进西学之长,补己之短。通过翻译引进西学书籍,并举办专门学校进行有效的培训,让大家(从业者)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千方百计地使中国蚕桑业跳出古老苑囿,实行改革,达到科学化、现代化。

第二、重视实践,从本土本乡做起。于是,他就带头举办了蚕桑学堂,进行新知识传播,并同时及时总结本土已有的学习西学的先进典型,将其经验予以推广,以典型带动全面发展。这次为友人吴子翼的《蚕桑验要》一书作序,就是此途的一个重要举措。他信心十足地预测:此书的出版推广,并由此进一步精益求精,“则中国富强之机庶或在是矣“!

二、补叙孙诒让从事地方善事的一些情况

他从刑部主事以病辞归之后,数十年一直从事治学与著述。其学术成就,章炳麟认为:

诒让学术,盖笼有金榜、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四家,其明大义,钩得穷高过之。

(见《章氏丛书·文录》二)



他在大力从事学术活动之外,还积极投身于地方事业的兴办。此举荦荦大者为例,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举办各类新式学堂,大力开发民智

他自从经学、考据学中跳出以后,多方接近西方科学,认为“自强之道,莫先于兴学”。于是,从光绪二十二年开始,就在乡里创办了学计馆、方言馆、蚕学馆和化学学堂,以及博物讲学所、唱歌讲习所等各种新学多所。晚年,在主持温处两郡学务处时,更大力兴办了各县、各级学校三百余所。

第二、组织各种群众团体,动员社会力量

在康梁变法之后,为了解放妇女,组织了“劝解妇女缠足会”;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和县政革新,又成立了“演讲会”;在此其间,还成立了省“保路拒款”会瑞安支会,声援护路斗争;又在瑞安学堂附设了“书报经理处”,代人向外地订购新书与报刊。总之,孙诒让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渠道动员社会参与和发展乡邦文化,转移社会风尚。

第三、独力创办或与人合营各种实业公司,发展地方经济

在创办上述各种学馆之后,在晚年,他又致力于地方实业的发展。五十岁时,他与本邑数十人参加浙人罗振玉等人在上海创办的务农会,后又在本邑成立支会,筹款购地,进行湖桑和瓯柑之试种。在五十七岁那年的春天,当勘得永嘉县等地蕴藏着铝矿时,即组织了富强矿务公司进行了开采。夏月,又租借湖广轮船,在瑞安设置大新轮船公司,开展温、沪的航运事业。次年,又支持江浙两省合办用渔轮捕鱼的渔业公司的举措。在此之前,他用捐款、捐书行动,积极支持了章炳麟等人组织的“杭州经世实学社”的活动。

至此,可知孙诒让,不仅是我国驰名的一位晚清朴学大师,而且还是一位近代善于中西结合的热情教育家和实业家。

附图五十四:



孙诒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