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王炎·青玉案》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王炎·青玉案》王 炎

王 炎

深红数点吹花絮。又燕子、飞来语。远水平芜春欲暮。年年长是,清明时候,故遣人憔悴。竹鸡啼罢山村雨。正寥落、无情绪。猛省从前多少事。绿杨堤上,楼台如画,此景今何处。

注释 ①花絮:杨花和柳絮。②平芜:杂草丛生的平旷原野。③竹鸡:鸟名。形似鹧鸪而小。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山地。④寥落:寂寞。

鉴赏 有关春之景、春之情的词不胜枚举,这首《青玉案》也是一篇这样的作品。首先看词的上片。“深红数点吹花絮”,是作者对春景的一种观察。春天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在这个鲜花热闹的季节里,敏感地使用“深”字来形容灿烂的花红,这不能不说明词人对春光易逝怀有一份隐忧。杨花柳絮本来是自在自飞,不干人事,词人却把它与春光将老联系在一起,使读者不能不想到“吹”字的无情。

“又燕子、飞来语”,这里出现了燕子的形象,其实在许多描写春景、抒发春情的宋词里都有不少燕子的形象。比较著名的有欧阳修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欧词中的燕子带给作者更多的是一种迎春欢欣愉快之情,它是春天勃勃生机的体现,带给人们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气。而于此处,燕子却似乎并没有那么令人高兴,它也给作者捎来了春天的话语,作者听到了,但是却是发出了“春欲暮”的感叹。更令人烦恼的是,联想起年年岁岁,恰如轮回。春光易老,春色易逝,自然教人无法释怀。“年年长是,清明时候,故遣人憔悴。”一个“遣”字将作者面对美好事物消逝却无力挽回所产生的无奈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憔悴”本不是作者愿意品尝的,它像是被宿命派遣的任务,落在作者纤细的神经上。

下片的情感色彩发生变化。本来及其敏感的作者正沦落于一种心无意绪的寂寞寥落之中。但此时零雨蒙蒙,竹鸡唱响,仿佛带给词人一次顿悟的契机。在空灵如镜的山林中,一声清脆,的确能把沉沦的意绪唤起。词人恍然醒悟,顿时明白了。这几句极具有禅意,它仿佛告诉我们,唯有无欲无求,方能看清一切。前面,作者面对春日种种美好之处,妄生执著,试图留住本无法留住的东西,这样便产生了烦恼和痛苦。当山雨空灵洗涤了他的心,清除了精神上过多的承载和负担,他便被这带有灵性的啼唤重新带归到一个清静的社会。在这段描写里,甚至都能发现禅宗仪式的印痕,最突出、最典型的莫过于竹鸡的啼唤。这就好像禅宗里的棒喝,能在人迷惘之际,使人从虚幻的想象中猛省过来。沿着这样的逻辑下来,结局也必然归之于对世事“空”的理解。事实上,“绿杨堤上,楼台如画,此景今何处”,正是旧日繁华,终如一场春梦。

从总体上看,这首词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思想上,也即指它在上下片的对立呼应中完成了一次自我精神的醒悟。可喜的是,其解脱的结局为自己的精神和情感都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许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