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方岳·水调歌头》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方岳·水调歌头》方 岳

方 岳

平山堂用东坡韵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蘋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释 ①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蜀冈上大明寺侧,北宋庆历八年(1048)郡守欧阳修筑,并曾于堂前植柳一株,有《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一词记其事。“江南诸山,拱列檐下,若可攀取,因目之曰平山堂。”(王象之《舆地纪胜》)用东坡韵:用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一词的韵脚。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作,有追忆此间此景与欧诗欧柳之语。②“山色”句:化用欧阳修《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③分付:托付。酒螺红:用红螺壳制成的酒杯,也泛作酒杯或酒的代称。④菰(gū)菜莼(chún)羹:用张翰事。《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此谓游宦者思念家乡风味而起的故园之情。⑤河洛:黄河、洛水的并称,代指中原地区。⑥暝:日暮,昏暗。敛眉峰:指山峰敛皱如眉峰。⑦俯仰陈迹:语出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谓韶华急逝。⑧两仙翁:指欧阳修与苏轼。⑨当时杨柳: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扬州蜀冈上,大明寺平山堂前,欧阳文忠公手植柳一株,谓之欧公柳。”欧阳修《朝中措》:“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⑩从前烟雨:语本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鉴赏 本词当为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至嘉熙二年(1238)间,方岳于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赵葵幕时所作,无论主题或风格均极具南宋词坛的时代特征,景与局、家与国、今与昔、恨与伤,诸味夹杂、刺心刻骨。

上阕起句即由清秋浩景展开。“一何碧”的油然诧叹,即尽显此间秋雨之湛绿莹澈,为作者所不常见,亦同时隐叙了以往所见别处秋雨的区别;“倚晴空”的化用欧诗,既借前人遗句状山色有无、澄空如洗的凝淡明净,也生发了不过百年景的喟然慨叹。短短两景句,便已为全篇奠定了感情基调。果不其然,乍起的“愁思”便是为那仅能远望而不得即的“江南江北”而起。家乡祁门隶属的江南东路、故国朝堂本据的江北中原,对于而今身在淮南扬州的词人而言,两处地方的意义均是血脉相连。可残酷的事实却是,江南归不得、江北去不得,这已非人力所能及的衷愿难全,唯有借酒浇之。“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唐温庭筠《西江上送渔父》)浩瀚大江岸边、千重芦苇丛中颠簸划航的孤舟,作者当前漂泊无定、影单形只的身心倦寞由此一览无余。将“菰菜莼羹”的怀念归结为“一梦”是虽有所不愿而实尚能释怀,无奈故“无语”;将“河洛”置于“醉眼”中,则因不忍清醒凝盼为之痛心伤臆。

“山欲暝,敛眉峰。”看着桑榆暮色黯淡了明媚山色、敛去了山峰,却不知是否同时想着胡骑烽烟暗了如画江山因而皱起了眉峰? 韶光、故国,向之所欣,终是千留万留留不住,弹指间俱已成为旧迹,这“人间”两字,平添三分清醒、两分怅惘、一丝无奈。“恨则恨今人不千岁。”(《哨遍·问月》)首当其冲的“人”,即便风采卓荦如醉翁坡仙亦不曾得免。不过匆匆百余年,此刻欧氏所栽遗柳经已不见,而苏所赋烟雨一如从前,想数千年来究竟多少英雄多少事迹就被如此地磨灭了精彩。词到此处,已是沉痛之极,满腔抑郁立时化作啸声宣泄而出响彻天地,继而纵马于萧飒西风中踽踽远去。广袤天地间“一孤”“匹马”的景象,本已点染出萧索寂寥的冷落怆恻,而一“又”字,则更将之蔓延至遥无了期的苍凉凄酸,曲终而无尽。

本词兼写家国、跨越南北、抚追今昔,其势率性纵情、任意为之,显得开合宏阔,而愁、怅、伤、恨、慨、惘等诸情穿梭其中交替转化,深挚之余亦形成神伤沉郁的基调。(郭思韵)

集评 清·陈廷焯:“方巨山之《满江红》《水调歌头》,李秋田之《贺新凉》等类,慷慨发越,终病浅显。”(《白雨斋词话》卷二)

秋舸清啸图 【元】 盛懋 上海博物馆藏

链接 和韵。古代文人之间常有诗词酬唱之作,和他人诗词而沿用原韵,谓和韵。用原诗韵脚所在韵部中字而不必相同者称“依韵”,或曰“倚韵”;韵同而先后次序不同者称“同韵”,或曰“用韵”;韵同而前后次第亦相同者称“步韵”,或曰“次韵”。和韵滥觞于六朝,唐代元白等人颇多和韵之作,宋以后尤为盛行。

螺杯。南海出大螺,两广海边居民善以螺为杯,谓之螺杯。螺的种类不一,雕琢成杯后,形状、名称也各异。青螺状如田螺,有拳头般大小,磨治其壳,色若翡翠。其圆长形者,即普通螺杯。有平阔而线形如荷叶者,称潋滟杯。有色彩半嵌红润者,叫红螺杯。有形似鹦鹉,朱嘴缘首者,又谓鹦鹉杯。总之,应螺制宜,种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