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康与之·望江南》康与之
康与之
重阳日,四面雨垂垂。戏马台前泥拍肚①,龙山路上水平脐②。渰浸倒东篱③。茱萸胖④,黄菊湿虀虀⑤。落帽孟嘉寻蒻笠⑥,漉巾陶令买蓑衣。都道不如归。
注释 ①戏马台: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南郊,相传项羽曾在此操演兵马,南朝刘裕也曾于重九时在此大会宾客。②龙山:晋桓温在重阳日游龙山,会宾客。③渰(yān):通“淹”,淹没。④茱萸:古人重阳登高插茱萸以避邪。⑤虀(jī)虀:物含水貌。⑥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东晋大将桓温麾下的参军,著名文人。蒻(ruò)笠:用嫩蒲草编成的帽子。
菊石图 【清】余省 南京博物院藏
鉴赏 这首词以幽默、谐谑而为人称道,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下卷:“蒋一葵曰:‘康伯可从驾时,重阳遇雨,口占《望江南》有云:(从略)。高宗大笑,问之,伯可对云:此蒜酪体也。’”全词的基调是滑稽调侃,却达到了“俗不伤雅,谑不为虐”的艺术效果。
上片写猖獗的雨势。开篇点名了时令——“重阳日”,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天,家人团聚,朋友同游,登高远眺,赏菊饮酒,意趣浓浓。而此次重阳偏遇风雨,“四面雨垂垂”,写出了雨的滂沱之貌,但这丝毫不减词人的雅兴,“戏马台前”“龙山路上”便标明了他的登高之志。西楚霸王项羽灭秦后定都在彭城(今徐州),并于城南山上构筑高台,观赏士卒操练、赛马,此台即“戏马台”;龙山,俗称八岭山,位于荆州城西北,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南青山河畔,南朝大将军桓温曾于九月九日携宾僚在此山宴饮,留下了“龙山会”的千古佳话。作者此处提到“戏马台”“龙山路”并不是他登临的实景,有他的想象和夸张在其中,之所以援引,渲染的是一种重阳登高的氛围和情趣。
形容雨大、水多,作者的修饰语是“泥拍肚”和“水平脐”,用语极为平粗拙朴,不仅“老妪能解”,而且“老妪能道”,平凡的俚语却与著名的典故结合,雅俗相融,相映成趣,带给人一种别样风味,令人耳目一新。“渰浸倒东篱”,承接“雨垂垂”“泥拍肚”“水平脐”的雨势而来,也为下片的“黄菊”和“陶令”埋下了伏笔。东篱,因为五柳先生的偏爱而出名,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将菊花与东篱巧妙联系,使之成了洒脱气质的象征。而今,又是重阳佳节,主题自然是把酒赏菊,此时雨虽浸倒东篱,却丝毫不影响作者的重阳乐趣,词间依旧荡漾着浓浓的畅然和适意。整个上片,紧扣“重阳”“雨”展开,词人满是玩笑调侃,也不乏征用典故,雅俗有致,做到宕而不野,疏而不放。
过片由“茱萸胖,黄菊湿虀虀”着笔,“胖”和“湿”继续照应上片的“雨”。古代重阳登高时有插茱萸、饮菊酒的习俗,茱萸本是吉祥风雅之物,用以祈福、消灾避祸,作者却用一“胖”字带过,他自谓此篇为“蒜酪体”不过也,不过“胖”字虽俗,用于此处却别有一番滋味,让人捧腹一笑,茱萸蘸雨的饱满之态自现,而作者的心情也自是欣然自喜了,此处绝没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伤感与寂寞,有的是独享重阳之乐的潇洒与自在,虽有风雨又如何?
雨垂水漫,一派滂沱。“落帽孟嘉”照应上片的“龙山会”,据《晋书·孟嘉传》记载,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年少时便负有才名,后担任桓温的参军,颇受桓温的倚重。一年重阳佳节,桓温在龙山大宴宾朋僚佐,饮酒赋诗,意兴正浓,忽然大风骤起,吹落了孟嘉的宫帽,孟嘉本人却毫无察觉,桓温遂密令孙盛作文章以娱孟嘉,孟嘉却提笔立就一篇,才思敏捷,文采飞扬,四座莫不叹服,当天的宴会也在欢愉中热闹收场。“漉巾陶令”与上片的“东篱”相呼应,陶渊明嗜酒,“郡将候潜,值得酒熟,取头上葛巾漉(过滤)酒,毕,还复著之”(《宋书·陶潜传》),后遂用“葛巾漉酒”形容爱酒成癖。李白《戏赠郑溧阳》诗:“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卢纶《无题》诗:“高歌犹爱思归引,醉语惟夸漉酒巾。”苏轼《谢陈季常惠一揞巾》诗:“夫子胸中万斛宽,此由何事小团团。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宽。”以上几句都是用此典故,称赞陶渊明的真率洒脱。
连孟嘉、陶潜这样的洒脱之人都要“寻蒻笠”“买蓑衣”,雨的倾盆、瓢泼可见一斑,词人采用了漫画的手法,涂抹出他们二人的狼狈之相,最后以“都道不如归”收笔,俏皮可感。作者此处以孟嘉、陶潜自比,大有调侃自己的意味,也展现出词人的心灵追求与独特志趣。南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记载:“庆元丙辰重九,风雨中,七兄约登高于神冈西,喜,因记康与之在高宗时谑词云:(从略),为之一笑,与之自语人云:末句或传‘两个一身泥’,非也。”他之所以认为此版本不佳,是因为这样就显得粗浅而无余味,与前两句对古人的雅谑得不到意趣上的衔接呼应,而“不如归”还表明此刻词人依旧未归,作者的雨中之乐、雨中之趣、雨中狼狈都展现无遗,雨多,趣更多,作者化俗言为雅意,以妙语结词情,用语清隽可爱,笔意摇曳生姿,余味无穷。(张雅莉)
集评 清·厉鹗:“蛮玉狮子缀来齐,九日花糕最可题,狎客陈词天一笑,孟嘉陶令一身泥。”(《南宋杂事诗》)
刘永济:“此词,除滑稽外,别无用意。滑稽乃促成用口语之一原因,滑稽又为人民口头创作中常具的性质,因之通俗词多带滑稽趣味。”(《唐五代两宋词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