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马瑊·玉楼春》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马瑊·玉楼春》马 瑊

马 瑊

来时吴会犹残暑。去日武林春已暮。欲知遗爱感人深,洒泪多于江上雨。欢情未举眉先聚。别酒多斟君莫诉。从今宁忍看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

山水图(局部) 【明】 文嘉 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吴会:古会稽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此借指杭州。②武林:本是山名,即今杭州灵隐山。后多借指杭州。

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情绪的词。作者马瑊,宋哲宗元祐年间曾为浙漕,掌管浙江漕运等事务。此前苏轼于元祐四年(1089)因自觉在朝廷难以安身,连章请郡,三月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七月到任。这是他第二次到杭州任职,对杭州的吏民来说,他是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官长。马瑊或许在苏轼前一次任职杭州时便已与他结识。元祐六年(1091)三月,苏轼被召入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众多杭州友人设宴饯行,马瑊即于席上作此词送别。苏轼当时有《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一词和之。

作为一首送别词,描写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乃是情理之中。其感情的哀伤与否、深刻与否,则是衡量词作好坏的一个标准。这首词在这几点上,可以说比较出色。上阕开篇二句,是如实交代苏轼来去杭州的情况:苏轼元祐四年七月到达杭州,此时已是夏末,所以上句说“残暑”;元祐六年三月苏轼离杭,此时已经是春末,所以说“春已暮”。这里以“来时”与“去日”的种种不同对举,通过季节的迅速变幻,交代苏轼在杭州停留的时间,暗含着两人相聚的短暂。本词如此开篇,在交代了时间、地点的同时,又像是作者在娓娓道出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故事,特别是“犹”与“已”这两个字,非常接近日常的语言,一下子拉近了读者与词人之间的距离,让读者自然体会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之快的哀叹。而“来时”是“残暑”,“去日”是“暮春”,这一“残”一“暮”,又突出了季节在作者眼中的凄凉之意,尤其是末尾“暮春”这一意象的出现,很自然地为下文引入愁绪做了准备。

接着作者开始直接抒发感情。我们可以猜测,他在对“来时”与“去日”的回忆中,一定又细细品味了这段日子里与友人共同经历的种种欢乐。往事历历在目,而友人即将离去,心中自然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哀伤。“遗爱感人深”一语是指苏轼在杭州多有善政,造福了当地百姓,马瑊这里是代杭州百姓表达了对苏轼的谢意。“欲知”二句,可以看出了作者的愁苦,此时的他肯定希望能有人能聆听他的倾诉,以宣泄他的离愁别绪。可当他想要有所倾诉时,却百般滋味在心头,又无从说起了,于是只能借着江上的雨来倾诉。作者将因离别而落下的泪水与江上绵绵不断的雨水对比,澎湃激烈的感情一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下阕是描写作者与友人在临别的宴席上欢饮、劝酒的情景。“欢情”一句展现出当时宴会的欢乐气氛,也表达了词人的复杂心情:与友人相聚本应是愉悦的,但是一想到即将来临的分别,这愉悦也就丝毫冲不淡心中的离愁了。所以聚会的欢乐的气氛还没有开始,离别的哀伤便已爬上了心头。词人此时或许有些哽咽,一时间无法用语言表达心中的情感,于是只能给友人满满斟上一杯,再相对畅饮。离别的酒是充满哀伤的,但是不喝却不足以抚慰更哀伤的心,所以他只能一次次地斟酒相劝,聊尽薄欢。这一句描绘作者进酒、劝酒时的情景,非常像那句著名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它们是有着同样的深情在里面的。结尾两句,是作者假想与友人离别后的情景:在友人离开此地之后,当词人再次游览西湖,满眼的景色都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每一处美景都成了让他黯然神伤的“断肠处”。这一句描写,把他往日与友人相处的欢欣,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眷恋,都写到了极致。

马瑊以本词赠别苏轼,苏轼读后有《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相和,词云:“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词中苏轼劝慰自己的朋友不要因离愁而过分悲伤,他们重逢就在旦暮之间,词义委婉而乐观,体现了苏轼豁达的胸怀,与本词的哀伤形成互补。(姚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