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满江红 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辛弃疾
辛弃疾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人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余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据《铅山县志·选举志》记载:赵晋臣,名不迂,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官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清风峡在铅山(今江西铅山县),峡东清风洞,是欧阳修录取的状元刘辉早年读书的地方。辛弃疾的这首《满江红》主要写赵晋臣,和清风峡的词句,也是从属于人物描写的。
起句写清风峡形势,接着即将笔锋转向赵晋臣。“清风旧筑”,指刘辉曾经读书其中的清风洞:和他同游的赵晋臣,住在清风洞,既可眺望“两峡崭岩”,又可欣赏“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还不如住在这里领略自然风光,这是第一层。即使“门前有客”来访,也大抵是些俗物,还是“休迎肃”为好,这是第二层。如果因无人作伴而感到凄凉,也不必“怕”,多栽些竹子就是了,这是第三层。层层逼进,把赵晋臣超尘拔俗、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的“风采妙,凝冰玉”,颂扬赵晋臣冰清玉洁,乃是对上片的总括。“诗句好,余膏馥”,则由颂扬人格进而赞美文采。《新唐书·杜甫传赞》云:“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豪剩馥,沾丐后人。”赵晋臣的诗“余膏馥”,那也是可以“沾丐后人”的。进而用《韩非子·外储说》 “如夔者一而足矣”的典故,把赵晋臣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以“阳春曲”收尾,紧承“陪歌”。宋玉《对楚王问》云: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辛弃疾的这首《满江红》,是和赵晋臣的原唱的,赞原唱为《阳春曲》,则对自己的和词已含自谦之意,可谓“一石两鸟”。按,辛弃疾于绍熙五年(1194)自福建安抚使任罢官,退隐铅山瓢泉,达十年之久。赵晋臣自江西漕使任罢官归铅山,约当庆元六年(1200)。辛弃疾此时尚在铅山,遭遇相似,心有灵犀,因而他笔下的赵晋臣,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的投影。结合时代背景和辛弃疾的抱负、经历来读,就会感知词中蕴含的忧愤十分深广;如果看作一般的应酬之作,就未免辜负作者的苦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