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暗香》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

宋词鉴赏·《暗香》·姜夔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姜夔词于词调下多有小序,或记作时,或记写作缘起,或记心绪景物,语清句秀,要言不烦,对于了解词作,往往有所助益。从本词的小序我们知道,它写于光宗绍熙二年(1191),是冒雪乘船到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退居的苏州石湖后,应范的要求而创作了《暗香》、《疏影》两首新词。在姜夔80多首词中,咏梅的有17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范成大“把玩不已”,颇为赞赏;作者说“音节谐婉”,看来自己也是满意的。

宋初林逋《山园小梅》诗的名句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姜夔的“新声”各取每句的首二字作词调名,因此不问可知是咏梅的。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一起便感慨无限,情思绵邈。梅边月下,笛声悠扬,清景无限,如今想来,那已成为颇堪回忆的往事了。这层意思,紧连下两句: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先是梅边月下独自吹笛,后是唤起玉人,同去摘梅。这两个镜头是紧相连的,它表现出月色之美,人的闲适与优雅的生活情趣。

写过旧时合肥的欢乐情事,今天又怎样呢?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这里作者自比何逊,说岁月流逝,如今已渐渐衰老,再无咏寻梅那样的雅兴了。“春风词笔”,用语含蓄。这里的“春风”隐喻所爱之人,就是被“唤起”相与攀摘梅花的那位“玉人”。所以这两句不止是“词笔” (诗兴)不如以前,应该“忘却”,而是说两者应该“都忘却”。不过说忘却,正是由于忘却不了忍痛说的反话。不仅忘却不了,实际还总是要想起来的。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自己的心情如此,可那竹林外面几枝稀疏的梅花,却完全不解人意,它们偏把清冷的幽香,飘入现在这华美的宴席上来。

下片紧承上片。“江国,正寂寂。”江国,泛指江南水乡。白石此时所居的江苏苏州西南的石湖在其范围内。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这两句是由物及人,由于人的心绪凄迷,而觉得尊前的绿酒、室外的红梅(即上片的“疏花”)似乎也都在深深地怀念着那个人! “易泣”、“无言”对偶工整,使物拟人化,具有人的感情,从而也更写出了词人的情深。

下面,又是忆旧。“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一个“压”字,把雪后岸上梅花绚烂的景象,描绘得形象传神。或者说,这个“压”字是迫近的意思,那就是:岸上的红梅,湖中的碧波,相挨相近,景物异常鲜艳。美景如此,可惜已成过去,但人却“长记”不忘!那么以后呢?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不要看现在花开似锦,终有一天会片片吹尽,那几乎是没有疑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