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贺新郎·张元幹》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①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①
梦绕神州路②。怅秋风、连营画角③,故宫离黍④。底事昆仑倾砥柱⑤,九地黄流乱注⑥。聚万落、千村狐兔⑦。天意从来高难问⑧,况人情、老易悲如许⑨。更南浦⑩,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B11、疏星淡月,断云微度B12。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B13,听《金缕》B14。
①胡邦衡,胡铨,字邦衡,南宋主战派大臣。待制。 ②神州,此指中原沦陷区。 ③画角,涂彩的号角。 ④“故宫”句,表示对中原故土的怀念。故宫,这里指北宋故都汴京的宫殿。离黍,汴京荒废。 ⑤“底事”二句,暗示北宋王朝崩溃,金兵入侵,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底事,什么事。砥柱,山名,此处喻国家支柱。 ⑥九地,九州之地。黄流,黄河水流,借喻金兵到处肆虐。 ⑦“聚万”句,无数村落已被金兵占领。狐兔,代指金兵。 ⑧天意,指朝廷用意。 ⑨“况人情”二句,对南宋统治集团推行投降主义路线,逐渐丧失抗敌热情表示不满。杜甫,“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这里化用其意。人情,人生。老易,易老。 ⑩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浦,水滨。 耿,明亮。斜河,斜转的银河,表示夜深。 微度,慢慢飘过。大白,大酒杯。 金缕,即《金缕曲》,《贺新郎》词调的别名。
这是一首送行词。在词中,作者对朝廷的妥协投降表示了强烈不满,对胡铨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词的上片写国难当头,统治者屈膝求和,爱国者万般无奈。神州之路,词人魂牵梦绕。“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金秋之际,萧萧的凉风之中,号角之声连绵不断。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凉。此情此景,作者不禁发出质问:为何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溃,以致浊流泛滥,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陆?又因何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天高难问,人间又无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却又“更南浦,送君去”。国家的支离破碎,百姓的流离失所,好友的天各一方,真是可悲可叹之至。
词的下片作者表达了对胡铨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他的慰勉之意。“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水畔饯别,征帆既去,作者伫立江边,柳枝随风飘起,暑气逐渐退去,不禁产生一丝凉气。天上,银河明亮,星星稀疏,月亮清淡,不时有一两片云彩轻轻遮住月亮,又忽然飞了过去。此情此景,怎不让作者浮想联翩。“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胡铨流放新州,从此相隔万里,不知到底在哪里。回想往昔,常常谈心到深夜。而今后,传书的大雁都飞不到偏僻边远的新州,信写成了,又该交给谁寄去呢?“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在分手之时,作者与朋友,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相互勉励,要顽强地斗争下去,决不会像孩子们似的为了朋友私情不忍分别。“举大白,听《金缕》”。你我共同朝前走,莫愁前途无知己。这歌声,这豪情,将作者为了民族大业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展现得酣畅淋漓。
作者把个人之间的友情放在了民族危亡这样一个大背景中来咏叹,既有深沉的家国之感,又有真切的朋友之情;既有悲伤的遥想,又有昂扬的劝勉。境界壮阔,气势开张,情调悲壮激昂,感染力强。
离黍意象,出自《诗经·王风·黍离》首句“彼黍离离”。黍,小米。离离,形容行列整齐的样子。《毛诗·序》说,周平王东迁后,有一个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宗庙宫室已平为田地,长满了黍稷,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张元幹的“故宫离黍”,表现了皇宫内外的悲凉景色。
●贺新郎,参见第306页相关介绍。
●绍兴八年(1138),秦桧向金屈膝投降,朝廷内外,群情激愤。胡铨上书反对议和,指出“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凌夷,不可复振。”表示“义不与桧等共戴天日”,请斩秦桧等三人,并要求拘留金使,兴师问罪。结果,胡铨除名编管昭州,改监广州都盐仓。四年后,秦桧又策动谏官弹劾胡铨“饰非横议”,胡铨因之除名编管新州。经过福州时,张元幹写下这首词为他送行。
●“儿曹恩怨相尔汝”,出自唐朝诗人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这原是形容颖师的琴声就像小孩子一样忽而埋怨、忽而又和好的样子。“儿曹”即儿辈。“儿曹恩怨”指小孩儿之间一会儿要好,一会儿埋怨。“相尔汝”是形容两人讲话时互相指着对方的那种样子。作者借用韩愈的诗句而加以变化,表现了张元幹和胡铨在分手时能够放眼天下,决不像小孩似地为了朋友私情不忍分别。
张元幹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词风激昂苍凉,然而也写过一些婉约之作。
兰陵王 春恨
张元幹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絃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春游之所见,而表达的却是对国事的忧愁与痛苦。
词的上片是酒后见春光。一个春日的清晨,词人登楼卷起了珠帘,窗外看去绵绵的阴雨刚刚停止,和煦的阳光已照楼台。外面一片温暖,全词的情与景由此生发铺展。如烟的柳条,在晴光中摇曳;阶下绿油油的青草,映衬着芍药,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意。好一派诗情画意。强劲的东风把刚长出来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种凄然伤神的气氛。由景生情,实写词人当时的心境。“屏山”即屏风。“沉水”,即沉香。“中酒”即著酒。这里写出词人怕饮酒的心理状态,蕴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
词的中片作者追忆游乐的情景。“寻思旧京洛”。遥想当年,词人年少疏狂,征歌选色,外出游春,车马已备好,只是催促着同行女子赶快梳妆打扮。“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同载、携手、共约,真是热闹欢快之至,美好高兴之极。可是,词人怎么能料想到昔日歌舞升平商业繁华的汴京,如今已落到金兵的手中,而自己又过着逃难的飘泊生活。这种悲哀从上面的欢快和畅的景象中显露出来,以欢愉的情调映衬离别后的孤寂,更显得凄楚难忍。
下片作者主要抒写离恨之情。“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絃索。琼枝璧月春如昨。”这里作者在怀念旧人,同时也是在怀念故都。想到此,词人不禁“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在这里,词人借用典故,将别恨与忧思融在了一起,抒发人间沦桑之变,好景不长的深慨。对此作者也只能是“向醉里、暂忘却”。
这首词,结构严谨,含蓄曲折,作者在所见所忆之中,抒发了自己南渡以后黍离之悲。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