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忆秦娥·万俟咏》
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①。冰壶里。一年得似②,此宵能几。 等闲莫把阑干倚③。马蹄去便三千里。三千里。几重云岫④,几重烟水⑤。
①金波,酒名。亦泛指酒。 ②得似,怎似,何如。 ③等闲,轻易,随便。 ④云岫,语本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后因用“云岫”指云雾缭绕的峰峦。 ⑤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这是作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表达自己远大志向的小令。
词的上片主要写作者的“潇洒”。“天如洗”。万里碧空,不见乌云,湛蓝如洗。月光清幽,撒满大地。“金波冷浸冰壶里。冰壶里”。月光之下,郁闷之人,喝着冷酒。一冷一冰,由冷到冰,两个冰相连,让读者感到的不仅是凉意,而是从手冷到心,更何况作者呢。即便如此,这也是作者的奢望。“一年得似,此宵能几”。这样的夜色,这种享受,对于作者而言,一年又能得几回?充满寒意的月光浸泡着词人冰冷的心;冰冷的酒浆更增添了作者的忧愁。然而在“冰冷”与“忧愁”中,读者却感到了词人的热情,感到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
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好一个“等闲莫把阑干倚”,它让读者看到了作者的不甘寂寞,感到了词人的不再沉沦,而且也让读者看到了行动:“马蹄去便三千里。三千里。”词人跃马扬鞭,驰向远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但路漫漫,不光修远,更有无数的艰难险阻等在前面。“几重云岫,几重烟水”。这是自然之景,更是社会现实。对此作者早有心理准备,他的理想与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在此,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理想、有志向、有行动的英雄形象,让我们看到社会的希望。
综观全词,意境开阔,感情豪迈,低沉中有激昂,整首词中充满着豪放之气。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双荷叶、秦楼月、蓬莱阁、碧云深、花深深。相传李白首制此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秦娥”本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传说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爱吹箫,嫁给仙人萧史。在李白词中指的是秦地(今陕西省一带)一个女子。双片四十六字,前后片各三仄韵,一叠韵。通常用入声韵。另有别格改用平声韵。
●万俟咏精通音律。他与周邦彦、田为、晁元礼等共同审定旧调,创造新词。其词审音辨律,造语典丽,每出一词,次日即盛传都下。所作内容不外颂扬“仁主祈祥为民,非事行春”,歌唱“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正反映了北宋末年统治集团沉迷声色歌舞的昏庸腐朽。另有相当一部分词,如“恨莺花渐老”“燕子飞来花在否”之类,即王灼所称“源流从柳氏(永)来”,而评其“病于无韵”。其实这一类词,也不乏佳作,如题作《雨》《山驿》的两首,题作“别情”的《忆秦娥》,都是语浅情深,颇饶韵致的。黄庭坚曾称之为“一代词人”“发妙旨于律吕之中,运巧思于斧凿之外”。
●万俟咏词作,曾自编成集,分“雅词”“侧艳”二体,取名为“盛萱丽藻”。后又删去“侧艳”一体,再编成集,另分“应制”“风月脂粉”“雪月风花”“脂粉才情”“杂类”五体,周邦彦、田为均为其作序,周邦彦取名《大声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多难之秋,每一位有志之士,都想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自己的祖国。
马诗(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是作者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作者开篇就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然而对于志在报国的爱国者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在此作者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骑着披上威武鞍具的骏马,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诗人渴望伯乐,企盼有识之人,能够慧眼识人,以效大用。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此诗属寓言体,作者以雪喻沙,以钩喻月,赋比兴相结合,语言凝练生动,铿锵有力地表达了自己想建功立业的心声。
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