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水调歌头①·朱敦儒》《少年行》(其二)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当年五陵下②,结客占春游。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落日经过桃叶③,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④。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
楚云惊,陇水散⑤,两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长揖飞鸿旧月,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⑥。
①水调歌头,词牌名。 ②五陵,本是西汉前期五位皇帝的陵墓,地处渭水北岸,距都城长安不远。本词指作者故乡洛阳。 ③桃叶,是“桃叶渡”的省称,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畔。这里是借指游冶的场所。 ④“不管”二句,倒装句式。“不管”的主语“小袖”置后,以突出人物。 ⑤陇水散,用梁鼓角横吹曲《陇头流水歌》“陇头流水,流离四下”句意。此处含隐着对那位青楼女的依依别情。 ⑥西州,是个典故(见相关链接)。在此用羊昙之事,有怀想谢安之类贤相、慨叹当世无人之意。
这首词作于靖康事变之后,作者追念往事,将家国之痛寓于其中。
词的上片主要写骑马游春。“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作者开篇点题,五陵之地,天子脚下,少年侠客,结伴而游,春意盎然,风光无限。“红缨翠带”,雄姿飒爽;朋侪一起,“谈笑跋马”。“落日”之时,打马归来,途径“桃叶”,插曲发生。小袖不管插花归去,只管真情挽留人。红粉“春壶碧”,侠客“醉青楼”;女子情绵绵,男子意缠缠。作者以游为线索,以花为核心,在人面桃花相映之中,尽现红粉女子的真诚与执着,洋溢着作者的风流与快乐。然而这些已是“当年”。一个“当年”,把作者带到了美好的回忆之中,又无情的提醒作者:那已成为过去。
词的下片主要写家国变故。“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聚散两依依。“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人已憔悴,生活凄凉,有苦无人诉,有忧无处销。只能寄希望于“飞鸿旧月”。然而,在这战乱的年代,愁又怎可能属于个人?“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作者由己推人,由个人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作者以愁为核心,展现了自己如今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将家愁与国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个“泪”字,让读者感到作者的内心之痛与伤心之至。
综观全词,语言清新典雅,结构严谨自然,意境苍劲高远,手法含蓄委婉,家愁国恨相连,读之凄切动人。
在文学作品中,女子秀美的发髻常常用“楚云”来形容,因而楚云也就成为女子的代称。例如张谓的《赠赵使君美人》:“红粉青娥映楚云。”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在朱敦儒的这首词中也是如此,“楚云”紧承上片,“惊”字尽展红粉的神态,也让作者心痛无限。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少年时代以“清都山水郎”自居,过着插花醉歌的生活。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赐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等职。后被弹劾罢官,退隐嘉禾。晚年因畏避窜逐而应秦桧征召任鸿胪少卿。秦桧死,亦罢废。绍兴二十九年卒。著有词集《樵歌》三卷。
代表词作:《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鹧鸪天·曾为梅花醉不归》《忆秦娥》《好事近·摇首出红尘》《一落索·惯被好花留住》《水调歌头·当年五陵下》《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采桑子·一番海角凄凉梦》《诉衷情·老人无复少年欢》《点绛唇·淮海秋风》等。
●水调歌头,参见第90页相关介绍。
●“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这里“西州”用的是羊昙之典故。
羊昙是谢安之外甥,在当时也是一个知名人士,为谢安所爱重。谢安扶病还都时曾过西州门,谢安病逝之后,羊昙悲痛不已。据《晋书·谢安传》记载,“安薨后,(羊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大醉,不觉至州门,痛哭而去。”词用此事,有怀想谢安之类贤相、慨叹当世无人之意。
朱敦儒在上片中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少年侠客的形象:骑马摘花,春风得意。在中国古典诗词史上,尽管专门吟咏少年的作品数量不及模山范水、状物言志多,但这类诗大都颇具特色。
《少年行》(其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寥寥数语,却使一个豪爽倜傥的少年形象“人立纸面”,栩栩如生。
五陵少年,骑着骏马,踏着春光,纵横于花丛,恣情在酒肆。“笑入胡姬酒肆中”。豪爽的性格毕现。“笑”不仅展现了少年的音容,更体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笑傲群雄的豪情。
整首诗,作者通过绘其貌,摹其声,传其神,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少年豪迈俊爽的性格,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朱敦儒的词与之相比,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塑造上,还是时间的选择、内容的安排以及意境的渲染上,甚至连那一“笑”,都是极其相似,如出一辙。
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