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横塘路·贺铸》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横塘路·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B11

①横塘路,词牌名。  ②凌波,形容女子走路轻盈。横塘,在苏州西南十里,上有桥,桥上有亭,景色清幽。  ③尘,指踪迹。芳尘,在此指美人。  ④锦瑟,绘着彩色花纹的瑟。锦瑟年华,指美好的青年时代。  ⑤琐窗,雕绘着连环形花纹的窗子。朱户,红门。指豪富人家。  ⑥碧云,即飞云。冉冉,流动的样子。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  ⑦彩笔,五色笔。  ⑧都几许,共有多少。  ⑨一川,一片平原。  ⑩风絮,随风飞舞的柳絮。梅子黄时雨,南方四五月时,梅欲黄落,水润土溽,蒸郁成雨,谓之梅雨。“一川”三句,是写闲愁像一川青草那样多,像春风中柳絮漫天飞那样广,又像梅雨那样淅淅沥沥,绵绵不断。

这首词作者写于晚年,表面看似是写恋情,实则在抒发郁郁不得志的闲愁。

词的上片主要写作者的情思。曾几何时,作者目送一位女子,凌波微步,姗姗而去。依恋之人远去,词人十分惆怅,不禁产生无限遐想:美好青春,与谁共度?生活环境,又是怎样?是“月桥花榭”,十分幽静吗?是“琐窗朱户”,非常华丽吗?这些也只有春知道。从作者的想像我们可以看出,女子的孤独、寂寞与痛苦;而这些又何尝不是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呢!

词的下片重点写作者的忧思。暮云冉冉,舒卷移动,作者徘徊在生满香草的水边高地。满腔抑郁,融入妙笔,书写让人读后为之断肠之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个试问,三个比喻,使我们感到了作者忧思之多,忧思之广,忧思之深,忧思之痛。

综观全词,作者借对美人的相思,来抒发自己的苦闷闲愁。构思新奇巧妙,具有浪漫气息。语言清丽典雅,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朦胧优美,倍受名家称颂。黄庭坚说:“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横塘路,即《青玉案》。参见第171页相关介绍。

●这首词是贺铸的代表作之一,他运用五彩之笔抒写了断肠之句。“彩笔”在这里用的是典故。

传说古代有一人名叫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诗文在当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长,文章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不少。于是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从此以后,江淹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词中作者反其义用之,以生花妙笔题断肠之句。

愁是人的一种情感,比较抽象,但在作家笔下它们成了有形之物。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抽象的愁思写得生动形象:愁犹如一江春水滔滔而来,奔流不断。极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吟过此句的读者都产生了共鸣。

然而与贺铸的“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相比,就显得有些逊色了。从修辞上说,贺词用了博喻;从现象构成来讲,贺词是三个意象的叠加:溪边烟草濛濛;城中飞絮飘飘;天上细雨霏霏。这一连串的视觉的和弦形象,使读者感到了词人的闲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边无际,铺天盖地。比起前人的比喻就更具有创造性了,因而获得了“贺梅子”的美称。

为了表达闲愁,作者运用了多种意象:小草、柳絮、黄梅雨。然而小草与柳絮,在本词中主要为说明闲愁的多、广、深,使读者直接想到愁的还是雨。南宋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借雨,词人总结了自己一生情感和生活;在雨中,我们感到了作者一生的沧桑之苦;在雨中,我们深味着作者的悲伤离愁之愁。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词人把无形的愁变成了有形的雨,借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黄昏细雨,淋漓尽致的表现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绵绵悲愁。一滴滴雨,一声声雨,在文章中密织着一个个情切意浓的意境,象征着一段段说不尽的悲愁。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