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水龙吟①·周密》
素鸾飞下青冥②,舞衣半惹凉云碎。蓝田种玉,绿房迎晓,一奁秋意③。擎露盘深,忆君凉夜,暗倾铅水。想鸳鸯、正结梨云好梦,西风冷、还惊起。 应是飞琼仙会。倚凉飙、碧簪斜坠。轻妆斗白,明珰照影,红衣羞避。霁月三更,粉云千点,静香十里。听湘弦奏彻,冰绡偷翦④,聚相思泪。
①水龙吟,词牌名。 ②素鸾(luá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冥(mínɡ),海。 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和盛其他化妆品的器皿。 ④绡(xiāo),有花纹的薄的丝织物。
这是词人有感于发掘会稽宋帝后陵而作。词作借赋白莲以托喻后妃,幽怨哀婉地倾诉了故国之思。作者构思精巧,运辞工炼,堪称咏物中的佳品。
词首一句“素鸾飞下青冥,舞衣半惹凉云碎”抒写情态飘然自如,笔势飞动,比喻精巧玲珑,刻画出白莲在风中摇曳多姿,清雅、灵动的美感。随后三句更是精巧自然,用词凝练。作者用“蓝田种玉”形容碧水中亭亭玉立的莲花,等到太阳升起时,莲花娇美秀丽的姿态令人爱恋。词人笔锋突兀,紧接写道“一奁秋意”,透出清冷的环境,低沉的心情。紧接三句用典巧妙,表达词人亦同铜仙恋汉般对故国充满情思:“擎露盘深,忆君凉夜,暗倾铅水。”于是感伤之句,油然而生:“想鸳鸯、正结梨云好梦,西风冷、还惊起。”作者巧借梨云好梦,衬托心境之凄凉;世事巨变,失意飘零、孤独落寞。
过片,词人妙想不断,运思自如。“应是飞琼仙会。倚凉飙、碧簪斜坠”形象地描绘出莲花宛若天仙,超脱、闲适的姿态;“轻妆斗白,明珰照影”写其优雅高洁、神情端庄,其情其态与下文的浓妆红粉形成对比,朴质之美纵使万花含羞退避。流畅的构思体现作者写法奇巧、驾驭语言灵活多变。“霁月三更,粉云千点,静香十里”词人字字发力,读来爽口:三更、千点、十里,巧妙地运用时间、数量、距离的感知,表达莲花不事雕琢、自然剔透的雅姿。也为下文三句升华情感,引出主旨:追思昨日倩影,伊人佳话,不堪回首。
●水龙吟,参见第87页相关介绍。
●湘弦奏彻的传说。传说舜死在湘之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前去奔丧,痛哭悲伤,挥泪沾竹,竹子上竟然全是泪迹斑斑。后人遂用“斑竹、湘竹、泪竹”写忧愁伤悲的相思之情。杜甫有:“斑竹岭边无限泪,景阳宫里及时钟。”
花,娇美多姿、仪态万方,形神之外,文人经常赋予独特的蕴含,诗词名家多有吟诵,以表情怀。
朝小小措
玳筵绮席绣芙蓉
魏了翁
次韵同官约瞻叔兄及杨仲博赏郡圃牡丹并遣酒代劝玳筵绮席绣芙蓉。客意乐融融。吟罢风头摆翠,醉馀日脚沉红。
简书绊我,赏心无托,笑口难逢。梦草闲眠暮雨,落花独倚春风。
这首词作者刻画绽放的牡丹,形神描绘之外表达怀才不遇、志向未酬的忧郁之情。
上片首句描写筵席的丰盛,精妙盛宴,至诚至精。词人写道:聚欢同喜,意在赏牡丹,宾客欢颜其乐融融。“吟罢风头摆翠,醉余日脚沉红”写牡丹叶片在清风之中摇曳多姿,翠绿欲滴,斜阳映照下蕊红娇艳格外注目。词人笔下牡丹形象美丽传神,红花翠叶交相辉映。似乎是:美味佳肴、宴酣赏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实为下文抒怀作铺陈。
词的下片果然所向突变,由华筵美景、欢歌愉悦的情调,转向抒发自己经历坎坷、归期难料的倦怠心情。词人想到自己长久不在朝小小,晚年公事不减,疲于案牍,心有厌倦。才会发此感慨“简书绊我”!“赏心无托,笑口难逢”一语说尽心事,无奈的应酬和聚欢,并非词人的心灵所向,内心深处依然孤寂忧烦。词的结尾“梦草闲眠暮雨,落花独倚春风”表明了作者的心志:词人真正向往的是像靓丽优美的“梦草”那样闲眠于落日余辉细雨之中,又像落花那样漂浮风中悠然自得。词到尾句彰显苍凉之意,暗合心中疾苦郁闷。这种苦闷,体现了词人不甘悠闲作雅士,虚度光阴的心态,在内心之中总在寻找一种向上的进取阶梯,从而实现心志。
这首词,风格俊雅,意境优美,在心志流露之中显出淡淡的郁闷、忧愁,宛若秋日残叶,散发幽香却又濒临枯寂。
莲花是词作的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莲花是精神和美的合一化身,它洁净、清纯、馥郁,诗文中莲花的出现是品行高洁的象征。
霁月三更,粉云千点,静香十里。
梦草闲眠暮雨,落花独倚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