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诗歌·黄景仁·杂感》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清朝诗歌·黄景仁·杂感》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题解

这首诗写于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黄景仁十九岁,他与好友洪亮吉同以邵齐焘为师,在常州龙城书院从学,他们都得到邵齐焘的赏识被称为“二俊”。黄景仁初次参加江宁乡试,却名落孙山,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原文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注释

①“仙佛”句:意谓求仙学佛均未实现,无法超脱。 ②不平鸣: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③“风蓬”句:意谓慷慨悲歌的豪气因身世飘零而消磨殆尽。 ④“泥絮”句:相传作者生活“不自检束”。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又宋释参寥赠妓诗:“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 ⑤白眼:据《晋书·阮籍传》,阮籍能为青白眼,见高雅之士,以青眼视之;见凡俗之士,则以白眼对之。后世即称对人重视、喜欢为“青眼”,反之为“白眼”。 ⑥“百无”句:意本《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这里是愤激语。 ⑦“莫因”两句:原注:“或戒以吟苦非福,谢之而已。”谶(chèn):谶语,迷信以为将来会应验的话。春鸟秋虫:韩愈《送孟东野序》:“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赏读

这首写出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知识分子的遭遇,通过这首诗的叙述,我们看到当时科举制度的虚伪腐败,无数真正的人才被埋没、排斥,从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腐朽。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意思是求仙学佛不能实现,实指科举失败。“不平鸣”出自韩愈《送孟东野序》,这句话的意思是求仙学佛都是渺茫难成的事,只能在这孤独之中发出不平之鸣,不仅鸣自己不平,也为天下无数失意之人鸣不平,此句写出诗人在科举失败后的心理态度。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第一句慷慨悲歌的豪气因身世飘零而消磨殆尽,整句话是说自己那飘零的身世就好像风蓬一样飘得无影无踪,原有的名声就好像残絮沾在泥中,虽然留下一点回忆,但却不能给以自慰。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一句是全诗的警句,明白如话,又富有深刻的道理,读来让人与作者产生共振。由于黄景仁郁郁寡欢的性格,加上仕途失意,时时有寄人篱下的落寞之感,既对周围许多人投以鄙视的目光,又感到自己只是百无一用的一介书生。这是他坎坷的遭遇、落魄的命运,反映出科举制度的虚伪腐败性。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不要因为诗中多悲凉之意而怕它成为诗谶,就好像春鸟秋虫那样发出自己的鸣声。这正反映诗人艺术风格的独创性。

这首诗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